时隔三年,一切似乎都好起来了。
研学项目和营地教育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加速进程中像是一个旁观者,不少企业选择关停止损或者转行。随着病毒威力逐渐减退,或跟随学校安排,或兴趣使然,孩子们重新走出校园。
在境外游学仍然面临签证办理问题等挑战的当下,境内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本应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机遇,但“复苏”绝非一朝一夕。芥末堆和几位从业者聊了聊,即使在困难时期,依然有人愿意坚守并不断创新。
历经三个阶段,研学教育的数智化未来
说起研学旅行,80、90后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在带队老师的麾下和伙伴们一同搭上火车驶向远方参加冬夏令营的情境还历历在目。在DE未来训练营创始人付永看来,国内研学和营地项目兴起至今大体上历经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的冬夏令营形式基本没有政策出台,市场规模也很小。”
“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活动仅限于简单的观光游览,缺乏体系化的课程和实践操作技能。”乡村笔记合伙人高宇琦表示:“随着学校、家长、学生和机构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断深入,研学产品逐渐开始注重教育属性,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这个阶段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理念,例如当时很流行的童子军教育体系。”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粗犷式的生长于2016年有所改变。这一年,国家针对研学旅行相继出台两项指导性政策。12月1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12月30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快速健康发展;《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推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启动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随即各省市地区也开始涌现相应的官方或民间研学组织以促进研学行业内机构、旅行社和平台研发策划符合文件精神的主题研学产品。
这一阶段市场竞争开始激烈。付永表示:“鱼龙混杂,教育属性非常不明显。”高宇琦观察到,这一时期研学产品逐渐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一些机构凭借着出色的研学线路、课程和明星导师迅速破圈。“市场规模也进一步迅速扩大,行业也同步在进一步规范。”
然而,没过多久,新冠病毒的肆虐令人猝不及防,疫情加速研学行业步入第三阶段。付永通过投资者了解到研学行业开始出现新的趋势,“例如引进数智化。具体以后怎么发展尚无定论,但我觉得未来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已经躲不过数字化进程。”高宇琦表示,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发展和行业数字化建设,研学旅行会看到更多发展机遇。“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也会成为研学旅行行业的重要趋势,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方向。”
眼下的阶段,研学企业的坚守、创新、进场和离场都在同时发生。高宇琦认为疫情对研学行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疫情导致了行业人才的流失、业务减少和研学企业运营压力增加等问题。另一方面,疫情也使整个行业变得更加沉静,许多行业相关方得以静下心来修炼内功。”
补充校园教育刚需,认知培育和体系构建仍需长期攻坚
当各行各业都在谈及“复苏”,研学旅行和劳动实践等已成为各地文旅、教育等领域推进“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加强基地营地评定、研学课程建设和研学旅行指导师培养等方面的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范围内对于研学旅行的认知也逐步提升。研学旅行的参与者也不再局限于中小学生,还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年龄层次更加丰富的成年人。高宇琦判断,对于研学旅行的政策支持会不断加码,消费者的需求也会更加个性化。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彼时有观点认为,这一政策颁布后学生的时间被大量释放,研学旅行将承接万亿级市场。但转型入局似乎并非易事。
“双减”前后,头部教育品牌纷纷入局研学,2021年5月,瑞思教育推出“瑞思研学”新品牌;10月,新东方在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中提到,“各学校均需设立国际游学和营地教育部,面向全学段主要负责研学营地业务”。此外,豆神教育、博实乐等公司也在研学业务上有所布局。
“‘双减’之后,我们更难做了。”付永坦言:“以前的项目有很多初中甚至高中生的身影,到现在为止六年级的孩子都很少了,更加低龄化。”而学科类企业在转型和需求方面遇到的挑战也从财报中关于研学业绩甚微的一笔带过或没有踪影也可见一斑。
虽然研学旅行在中学阶段占据学分,但芥末堆向几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公立校教师了解到,目前学校的研学活动大都由旅游公司承接,对学生的要求也仅限于“无事不得请假”。就项目设置而言,基本上以人文类为主,自然观察和劳动教育为辅。“向上级部门报备时,往往需要考核几项硬性指标,涉及到接待标准、交通等,而这些方面是旅游公司擅长的,对教育属性的考虑次之。”
付永提到,自然体验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来自于家长和学校的认知:不安全,教育属性不明显。目前,DE会定期组织面向家长的宣讲,也会积极推进与校长的沟通和项目体验。行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则在于课程研发和教学方面的核心人才稀缺。付永表示目前行业内少有同时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参与其中。
“行业现状很多研学项目给学员的只是表象,甚至就是旅游,课程的导入及活动组织仍然是注重结果的比赛,而非真正的育人,这极易造成焦虑。”历奇研学旅行于疫情前创立,历经三年阵痛生存下来之后,张立最大的感受同样是:“坚持做好一件事,对于家长的认知还需要长期培育。”在张立看来,目前研学项目进校园的主要难点在于大部分于校园内进行的课程都属于公益性质,机构压力较大;其次在于家长对于机构进校园持怀疑态度且学校支持力度较弱。
线上化转型遇阻,从业者的突围计划
三年前,我们不禁发问,研学和营地项目的未来真的只有等待疫情退去这一条路吗?
如今答案明确:并非如此。
“对于我们来讲真的只剩最后一口气了。”DE的主要项目是自然体验教育,线上化的难度不言而喻。研学教育依托于特定场域的能量交流,场景的改变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感。付永坦言,“谈及对传统业务的线上转型,总体来说我们是失败的,但摸索了很多经验。”
“如果没有疫情期间的这段经历,我可能不会有足够的精力推进新的业务。付永通过视频号进行了几场直播成果不佳,随后DE决定开发服务父母全面成长的特训营,目前完成7期,每期100天,已经产出超过600万字的成果,正在和出版社商讨下一步计划。“因为我们常说,做教育,成人不改变是没有用的。从孩子到家长,我们提供了一个终身成长的平台,得到大量积极反馈之后我们是非常兴奋的。”
乡村笔记的破局之道在于线上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知识帮助青年形成理性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领域专家对话和线上调研访问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真实世界、走出思维定势。”乡村笔记的目标在于开辟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科技化转型的新模式。目前已围绕热点社会议题落地23期线上云调研项目,议题包括乡村空巢老人、乡村创新创业、乡村非遗文化、乡村农业科技和乡村产业发展等。继“云调研”之后,乡村笔记还计划推出“云研学”等课程,将线上课程和线下研学做出配套的资料包,从客户端继续增强学生研学的体验感和收获感。
2023年或许意味着重新出发,而一个行业的未来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全球经济形势、政治稳定性和自然灾害等。在高宇琦看来,研学和营地项目赛道短期内的重点在于资源整合,中期关注稳定运营,长期则在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标准化管理。
从地域角度来看,付永观察到现阶段南方的市场需求比北方要大很多。“就我个人的感触来说,定制化需求明显上升,行业也会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对于真正的复苏期,我们会将目光放置于2024年。”付永认为疫情之后变化最大的是“人的心态”,而心态影响着产业结构。“短期内大家依旧面临生存问题,赛道内目前没有体量特别大的公司,所以转型会很快。“
他同时提到,2023下半年开始到未来的2-3年内研学赛道会经历一轮发展和洗牌,从而形成行业的基本态势。“企业做好课程研发、教学实施、安全管控等方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中期来看行业会更加规范。但长期来讲,教育属性的挖掘一定是核心要义。”
对大会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扫描咨询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