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大咖思维 >正文

抓好4个着力点,下好职业教育这盘“大棋”

大咖思维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22-05-26

        01   

解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类型定位作为谋划职业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予以巩固和优化。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高质量发展,树立系统观念,强化职业中等教育的基础地位,高质量发展职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层次)

二、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三、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对接。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产教关系、校企关系、师生关系、中外关系,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的举措。

一、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二、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健全国有资产评估、产权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

三、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各级政府要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四、要通过落实职业学校类型定位的评价方案,将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加大职业培训、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评价权重,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这标志着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现在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将牢牢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政策红利期和发展机遇期,抓好部门、地方、学校、企业4个着力点,努力下好职业教育这盘“大棋”。

政府:出台更多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努力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实效。

学校: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特别是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企业:将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兴办职业教育路径,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业者来说,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一些经验方面的分享。

 

        02          

机会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征与新的改革要求,有哪些机会?

改革的基本特征:

1. 直上而下。在政府强力推动下进行,虽然是带有明显的“运动”特征;但最突出整体性与系统性。

2. 系统性全面性。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同步启动。

3. 深度合作。课程开发与校本建设实施整体推进。

4. 长期导向性。形式上与本质上的改变,尤其建设成果的落地。

可以说这个改革是完全体系化,地震性的。

1. 改革招生制度。除中职毕业生、高考落榜生外,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并不适合其他非传统生源。分类招生、开放入学势在必然。

2. 改革课程结构。比如1+X 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基础能力建设”“质量工程” “示范校、骨干校建设”“诊断与改进”,“优质校建设”。

3. 变更教学方法。生源对像发生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课程需要模块化,教学需要模块化。

4. 变更课程形式。这些非传统生源中的大部分有工读矛盾,还需要大量开发线上课程。

5. 变革教学管理方法。模块化课程+累计学分制的实施,也与《职教20条》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

6. 变革评价重点。以“应知”、“应会”才是教学评估的重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这批非传统生源来高职学习的重点。

 

        03          

思考

 

职业本科的历史使命。

一. 目前中职发展的困境。

在中职毕业生与职教体系中,最困难的15%,中职毕业直接就业;最优秀的15%,可以读职业本科;其余的70%,进高职高专。

职业本科的使命:提高中职吸引力,使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国策得以坚持。

职业本科助力“技能型社会”形成。

① 接受更多更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② 获取更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③ 胜任更加复杂的工作岗位

④ 获取更高的薪酬收入

⑤ 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

⑥ 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⑦ 产生更大的购买力

⑧ 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⑨ 形成国家内外循环新发展格局

这既是总书记“人民至上”新发展理念的体现,也是从学历社会走向技能型社会的正确路径。

二. 职业本科的基本内涵

如何做本科层次;如何强化类型特征?它们的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相同,但是建设路径不同。

(1)构建职教自己的体系

    ——建构中职-专科-本科职教体系

(2)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吸引力

     ——主要招收中职优秀毕业生

(3)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

    ——培养技师,或者预备技师应用型本科工程技术人才。

三.职业本科有什么特征?

它包含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技术性、复合型、区域性、创新性,也强调“工学结合”(工读交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强调“实践导向”、“应用为本”、“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根据多元智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办适合的教育,招收中职毕业生为主的职业本科,其人才培养规格,与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应用型本科自然不同。

职业本科目前关注点:

1. 当前“1+X”为什么实施困难?

(1)没有正确定位X证书的功能

职业教育没有职业证书行不行?X证书是技能等级证书还是就业准入证书?这个证书与原来人社部门颁发的证书有何区别?原来的证书有没有问题?如有,是什么问题?X证书好在哪?

我们希望X证书能起到什么作用?是表示技能等级?起到就业准入?彰显类型特征?或是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

(2)目前的X证书权威性不够强

证书的权威性不强,是因为许多X证书开发者(培训评价组织)缺乏权威性。

(3)X证书变成某些企业逐利的手段

(4)推广太快,X证书教师培训跟不上

2. “为什么说三教改革“关键在教师,决战在课堂”?

多年来我们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从“国家示范校” 到各省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都把重心放在“课程开发”,至今没有足够重视课改的“校本实施”,尤其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变革。

什么是“三教改革”的绩效,看三个改变!课堂改变了没?学生的学习改变了没?教师的教学改变了没?

教材再好,也需要教师具备教材二度开发能力。

教法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与教师的素养有关。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数字化素养的老师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因此“三教”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抓手是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

3. 产教融合的学校逻辑

学生不知道该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企业也不知道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到我这儿能干什么?

职业教育“五个对接”:

① 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②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③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④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⑤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专业是如何对接岗位的?

① 这个专业与哪个产业相关?

② 这个专业与产业中哪些企业相关?

③ 这个专业与这些企业中的哪些岗位相关?

④ 这些岗位中哪些是适合中职/高职/本科毕业生的?

4. 产教融合的企业逻辑

从技师学院招生简章看到的另一个逻辑。

① 3年制,中级工,XX证书,XX岗位

② 5年制,高级工,XX证书,XX岗位

③ 6年制,技师/预备技师,XX证书,XX岗位

企业逻辑:

——岗位-证书-(证书)课程-课程提供者(学校)-个人选择

好处在哪?

学的人清楚,他将来毕业后能干什么。企业也清楚,招他进来后他能干什么。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更是一种人力服务。

5. 为什么要提“岗课赛证”?

岗位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证书才能对接岗位。没有证书,专业无法对接岗位,产教融合就没有有效的接口。1+X证书、课证融通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反映,是产教融合的必需。

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6. 如何建设“技能型社会”?

为什么要建设“技能型社会”?如何从“学历社会”走向“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如何助力“技能型社会”的形成?

这就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通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潜力。

总书记第一次把职业教育与国家双循环战略联系起来,提出了从民生到经济新逻辑:职业教育-技能-(就业)-收入-内需力。

结语: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经事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样的国家战略,事关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新发展格局、事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国家目标,我们必须置于这样一个大背景来思考今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 阅读(3863)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