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袭扰各地时,正是一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季。
2022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而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4月份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7%,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2%。从数据来看,4月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多项指标创近期新高,特别是青年失业率,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
让更多青年找到工作,高校和各地政府都在想办法!
01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今年,上海市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与此同时,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
据“上海教育”微信号消息,上海11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提到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3日上午,“上海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登上微博热搜。
上述通知提出,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1.44万元的限额依次扣减相关税费。
对具有上海市户籍、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上海市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创业组织满1年且按规定至少为1人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可申请8000元的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
同时,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在疫情期间实施阶段性优惠政策,天使基金“雏鹰计划”已资助企业,资助期内的创业者可获最多3个月延期还款且不记录个人征信逾期,由合作银行视资助企业具体情况配合执行。
天使基金“雏鹰计划”新资助企业,创业者首期还款顺延3个月,对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首期还款顺延6个月;“雏鹰计划”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上限从最高50万元调整至最高70万元,评审、立项、资助环节向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适当倾斜。
通知指出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上海市高校毕业年度内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困难学生,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享受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为1000元。
其他措施还包括:
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要在年度招聘计划中,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面向本市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
2022年推出“三支一扶”岗位370个左右。持续实施面向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选调生”计划,2022年推出“选调生”岗位400个;
各高校视情适当延长毕业生在校生身份时间,保留其作为在校生的待遇,减轻其生活负担和压力。
02
鼓励毕业生调整预期
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网5月22日消息,5月1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党委专题办公会,专题研讨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松在汇报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表示,受疫情影响,求职招聘均受阻;国际冲突影响外溢愈发影响宏观和微观层面就业;社会化岗位需求收紧,政策性岗位释放空间有限。2022年学校就业总体上来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表示线上效果不佳;求稳求优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之部分省考暂停或延期等因素,部分学院就业率连续几周保持原地。就业率增幅持续收窄,毕业生焦虑情绪加剧。
校长夏文斌称,一是要充分地认识2022届就业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和滞后性。要着力压实主体责任,不断拓展就业岗位,努力完成“百日冲刺”工作任务。同时还要深入认识就业对招生、培养的深刻影响并加强联动,着力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综合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就业环节在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等学校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二是要深化现有就业平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持续加大校友宣传和动员,进一步扩大选调生覆盖范围。
三是要深入认识“就业育人”新理念。既要面向学生讲清形势,鼓励大家开拓视野,调整预期,进一步发挥学生就业主动性;要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做到一人一策,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排除学生焦虑情绪,在“百日冲刺”工作当中取得更好成绩。
03
稳就业关键是稳市场主体
针对上海的下发的“大礼包”,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杨三喜表示,稳就业关键是稳市场主体。稳市场主体,才能稳岗位、稳就业,否则就是无本之木。央企、国企等能够吸纳部分就业,但数量毕竟有限。广大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阵地。而在疫情之下,这些企业受冲击程度最大,可能一两个月无法正常经营,却还要承担房租、员工工资等成本,其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其对就业的直接影响也就逐渐显现。创业虽然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途径,但在疫情冲击、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创业的意愿也会减弱。
所以,相对于动员央企、国企扩大毕业生招聘规模和鼓励毕业生创业来说,呵护好广大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纾困力度,动用金融、财政、税收等一揽子政策支持其稳岗扩岗更为重要。比如,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发放稳岗补贴、降低电费网费、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不仅要为企业“输血”,更重要的还是避免企业失血,恢复企业造血功能。在落实防疫政策的要求下,也要求各地更加科学精准施策,把防疫对经济民生的冲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才能更好激发创新创业势能、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04
国家出招了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大企业就业规模,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
教育部从今年3月起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千方百计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5月举办“就业促进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超过1.5万场招聘会等,累计提供超80万个岗位;人社部启动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持续至8月25日。
与此同时,在就业压力下,选择灵活就业、慢就业的人在变多。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均较去年提高约3%。报告指出,55%的受访毕业生因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降低期望,平均期望月薪比去年下降约6%。
据中新网,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表示,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建议大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先找到一个工作岗位生存下来,再根据市场的变化谋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自身的薪资水平要确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不能把就业压力推到大学自己身上,政府、企业、大学生三者之间要寻找一个均衡点,帮助大学生在经济下行以及疫情影响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处理好就业问题。” 张翼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