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域营销这个板块,要想拼过业界其他选手,首先要有一套底层逻辑,这套底层逻辑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所有对微信生态圈的垂直规律认识,都建筑在这套底层逻辑之上。比如,校区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做微信公号写文案,做小程序等等一系列,都需要这样一层对人的心理的认知。
打磨好底层逻辑之后,再需要思考和了解的就是微信生态规律。
校长邦教育界本期与您分享“微信高额裂变的3个底层规律”。
1、圈层效应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基本上囊括了国人的社交模式。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社交模式,同样会映射到线上来。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
大家都是做教育行业相关的,你会发现你的好友关系里面、朋友圈里面50%以上甚至更高比例都是做教育的。如果你在北京,你会发现北京标签的好友占了一大半以上甚至更多;我是做运营的,我5000个好友,4000多都是在做运营的。
微信生态里面的用户圈层效应非常明显,所以就导致密集度非常高。我们做裂变一定要利用这个规律:你不是说要20岁到30岁的女性,这种标签是错的,不具备这种圈层效应。只有地域标签、职业标签等才符合这样的圈层效应。
如果是老师,他的关系链里面很多都是做老师的。他们共同的喜好可以提炼出来,老师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可以提取出来。
比如,
你发布了一条针对办学的内容,这吸引了校长这个圈层的某些人,而这些人恰巧又有聚集性,他一发覆盖面更广。引发其他人的分发,从而产生朋友圈的刷屏效应。
2. 节点效应
社交网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把用户转发拉来的流量,拉一个排行榜,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排行榜前100的用户,他能够带来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收入;百分之五、六十的用户,他的转发不会带来任何一单收入,因为这些用户不具备这样的势能。
比如,
真正赚到钱的都是头部微商,有个人势能的微商。在朋友圈里面,一个普通的朋友,比如很久以前的小学同学做微商,你恨不得屏蔽了。但如果是一个平时比较信任的人,他本身又是这方面的专家,他顺便卖点东西,你会很相信他,觉得他的推荐肯定是有品质的。
我们可以结合地域标签等把教育领域的头部用户提炼出来,组合上十几个这样的头部用户,让他们帮我们首发。因为他们的粉丝群的重叠性很高。那些粉丝就会觉得为什么这么多头部大牛都在发?这样一来,信任的人在发,用户就会跟风。
3. 孤岛效应
大家都是做老师的,你们的朋友圈里面很多都是发教育行业相关的内容。但是我的朋友圈根本一个人没有发这些,导致我们有一些方案在运营圈里面,运营职业、营销职业的方案很火,在教育圈里却惊不起半点波澜。
我们一个小组专门拆解市面上火爆的方案,然后把这些方案放到某个行业里面看,如果这个行业里面没有用过,那这个方案就百分之百有效,就可以引爆。
比如,
一线的玩法拆解放到五六线去,特别是偷菜类的。五六线人群很少接触电脑,微信是他们高频触网的唯一窗口。因此,同样一个玩法,哪怕是5、6年前的玩法,PC端QQ空间的玩法,现在微信的这些人中,传播速度还是非常快。
以上,就是“微信高额裂变的3个底层规律”的主要内容:
1. 圈层效应
2. 节点效应
3. 孤岛效应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