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看似直接打击的只是学科培训,实则无形中将家长的选择推离整个教培领域,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考虑成本陡然增加;同时素质机构也面临着批量转型玩家涌入赛道,竞争格局被激烈拉扯。
校长邦教育界本期与您分享“素质教育机构如何破局?”。
1. 基于孩子的真实生活场景,生产“碎片化”学习产品
大多数孩子在学校里上完课,回家做过作业之后,基本不能给素质教育太多额外的时间。
既然时间有限,争夺不容易,怎么办?
与其硬跟数理化、英语、语文抢时间,不如考虑碎片时间如何学习。比如,某素质机构做的课程除了少量直播类的90分钟以上的超长课程,其余基本上都在10分钟以内。10分钟是碎片时间,孩子可以吃完饭花10分钟学一节课,也可以入睡前花10分钟看视频。这样就能够把很多的教育内容跟孩子的真实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来争夺用户的碎片时间。毕竟很多人是一边吃早餐一边学习,或者一边跑步一边学习,而不是说正襟危坐拿个笔记本来学习。
2. 素质教育“国际化”与“学科化”,双管齐下
很多人认为:素质教育的需求不够刚性,很难找到出口。这与做学科教育很不同,学科教育有很明确的升学出口。比如,学而思的超A班,大家都抢着要。
这个出口要到哪里找?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把教研这件事情跟国际接轨,素质教育的顶级设计应是如此。如果关起门来还自己玩,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未来一代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不管是蒙氏教育、IB教育,只要找到家长认可买单的一个点,长远来讲就是个大出口,需求是刚性的。
另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学科化”。如大语文、大数学这样的学科素质教育,听起来是学科,但同时它们关注学科思维模型的建立,也兼具素质教育的功能。如果掌握了这些学科思维模型,孩子就能够更有逻辑地思考,也更容易把握学科的本质。
拿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为例来说明通过课外的素质教育学习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这个孩子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要进行分班考,考试科目很刁钻,要考他们还没有学过的物理知识。而班里人除了他之外,其他同学都在外面的培训班学过这些知识了。但他还是考了很好的分数,后来还拿过上海物理竞赛二等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这个孩子平时看了很多科学类的课外书,他通过这些书早就明白了那些陌生的物理概念,考前只要翻一翻课本,就能大概了解要考的内容了,分班考试自然能够考过。我们不是非得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才要学摩擦力,学习物理有很多种方式,可能你在小学的时候就明白它的道理了。
因此,学科素质教育就是找到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学科需求的结合点,长远来看,素质教育是刚需。
3. 建立评测机制,让素质教育成果看得见
怎么看得出来孩子素质是提升了,效果变好了?我们知道有很多好的教育机构,他的孩子读完之后确实成绩提升很快,可能学两周之后成绩一提升,一个小考就能够测出来。
素质教育能吗?实际上做不到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一些基本能力,比如记忆能力,专注力、计算能力,读写算计,你是通过一些方法能够测出来的。无论是所谓的IQ测试,还是一些国际通用的智商测试方式,是有一些办法能够测出来你这个能力是否真的有提升。这就需要机构在设计教学产品的时候把评测机制建立起来,让素质教育的成果被家长和孩子感知到。
以上,就是“素质教育机构如何破局?”的主要内容:
一、基于孩子的真实生活场景,生产“碎片化”学习产品
二、素质教育“国际化”与“学科化”,双管齐下
三、建立评测机制,让素质教育成果看得见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