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教育热点 >正文

大咖对话: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重大变革

教育热点
作者:哲颉原创 发布时间:2021-04-14

01

公办校纷纷延长课后服务

引发教育培训行业忧虑

 

近月以来,公办校延长课后服务的举措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

在今年,笔者最开始注意到此话题,还是在二月末的时候。彼时北京顺义教委发布《致顺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课后服务时间从下午放学后到17:30,在此期间家长可随时接学生离校。

信中还提及延长课后服务时间,表示为满足下班晚、单位离家远、家中无人看护,以及家庭遭遇特殊情况等问题导致家长无法正常接回学生的托管需求,学校将延长课后服务时间,结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9:00。

延长课后服务,是国家从“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方面出发,为解决“三点半”问题所做出的实质行动。

追溯前几年的文件可知,早在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便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要求各地各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实际确定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延长至17点后。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进一步完善了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并再次强调,要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由此,各地根据要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方案,要求各校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合理安排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

比如,适当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加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帮助等等,一切只为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减少家长的“陪作业”时间。

可见,延长课后服务正是细化减负要求的政策之一,为解决“三点半”问题所进行的深入思索和探究。且从政策下发最初期一直到现在,都坚持表明要“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也就是不做强求,为孩子和家长创造了自主选择的空间。

自二月末北京顺义正式下发通知后,至今已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里,全国上下大量城市都陆续发布了延长公办校课后服务的声明与通知——这引发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彼时,行业内大家都在思索,公办校延长课后服务,是否会对教培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孩子们放学后的时间被公办校延用后,托管托育的教培机构们该何去何从?而教培行业又是否真的能和公办校合作来进行课后服务的丰富?等等。

对此,笔者近日与多位家长进行了交流,却在沟通之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现状。

 

02

“全班40位学生只2位报名”

课后服务或仍未取得广泛认同

 

前不久,关于北京中小学启动课后服务的消息再次从多个渠道传出,并有媒体爆出了部分中小学最新通知的照片:

图源:京城教育圈

 

从照片上的内容来看,课后服务时间已明确延长至下午五点半,但是并没有明确强制学生参加,依旧是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从课后服务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体育、科技、艺术、社团等各类丰富的兴趣爱好活动。

“我家孩子的学校蛮早就已经有课后服务的通知了,”一位来自上海的张先生对笔者表示道,“还挺丰富的,组织孩子剪纸啊、看书啊,或者组织做活动,这些。”

如此看来,既解决了“三点半”问题,又不用再担心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这一政策想必一定得到家长们的大肆赞扬与热情参与。

然而,实际上,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

“是的,虽然有这个课后服务的政策在,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报名的。”来自上海的张先生表示道。

“我没有给我们家孩子报名,据我所知,他班上一共40个学生,目前报名的就只有2个人吧。”一位来自北京的家长对笔者说道。

延长课后服务,不正是在给家长减负么?这难道不正是在解决“三点半困难”这一社会问题吗?在进一步与家长们沟通过后,笔者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我家孩子的学校课后服务是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写作业自习,那么小的孩子本来就坐不住,好不容易放学了却还要在教室里继续坐着,还不如接出来。”来自吉林的程女士说道。

“在我们的学校里,课后服务一般以活动为多,学校在这方面确实花费了心思去组织去策划,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却觉得孩子就是在玩。”来自北京的陈女士真诚的表示道,“而且是,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的时候,我家的孩子却在玩剪纸、做手工。

“我们家孩子的学校课后服务,是有老师讲课的,”来自上海的李先生透露,“但是课后服务的大班课和白天上课形式无差别呀,在课后服务里孩子一样还是会容易听不进去课,反而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当笔者再次强调,公办校的延长课后服务旨在解决“三点半”这一民生问题的时候,李先生直接表示:

“并不,比起所谓的民生问题,我更在乎我家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才是我关注的第一位。”

 

03

延长课后服务的政策之下

校外培训机构刚需尽显

 

“确实也让我们感到很意外。”笔者采访到一位校外托管机构的校长李女士。

“最开始得知公办校延长课后服务的时候,我们曾一度担心机构会流失大量生源,”李女士说道,“但是实际上到现在为止还并未出现明显的影响,多数家长还是会选择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这里来。”

对此,一些家长袒露出他们的心声。

“还是那句话,我也希望我家孩子每天过着轻松玩乐的生活,但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都在充实自己,我们对孩子的放任就是不负责任啊。”

“学校里带着孩子们做手工、做活动都是非常棒的,但是我家孩子马上升入小学高年级了,别的孩子都在学习的时候,我家孩子却在玩手工,每次想到这个,哪个做父母的能保持平和心态呢?”

“学校里的确安排了老师给孩子们讲课,但是依旧是大班课呀。如果孩子能在大班课里能学得好的话,我们也就不至于给他报那些课外班了。

.....

在家长们的答复里,笔者感到了一个核心的现实情况:目前,校外培训机构依然是重要刚需。即便是学校安排了给孩子们活动、写作业、讲课的时间,也依旧代替不了家长们心中,校外培训机构对于辅导孩子方面的个性化及效果显著化。

对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对媒体表示道:“延迟中小学校内课后辅导(照看)时间,尽可能保持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同步,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中小学学校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着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的一大惠民措施,肯定有利于缓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因为无法接送而被迫让自己的孩子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

“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适当增加学生在校时间,提供校内课后辅导服务而且主要是开展素质类或实践性的课后服务,对于那些在课业上具有‘补差培优’刚性需求的学生及家长而言,并不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仍然可能会选择去那些对‘提分’有实质性帮助的机构。

那么,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又是为何在众多减负政策之下,依旧会产生此种需求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媒体表示,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背后依然是“唯分数论”的导向。

“教育评价的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焦虑就难以消解。”储朝晖直接表示道。

储朝晖研究员的这句话,可谓道出了大量家长们的心声。减负长路,行之漫漫,在各种政策文件不断下发的背后,我们始终无法忽视一些根本问题的存在,也始终有一个不曾改变的关键因素深植在群众的内心。正如前文中的家长李先生对笔者真诚袒露的那句话:

“比起所谓的民生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家长而言才是更重要的啊。”

  • 阅读(3990)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