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培训机构的水很深,圈内的校长们也是有人做的风生水起,有人做得举步维艰。据“产业研究院”统计,现在的培训机构,只有在15%盈利,剩下的有70%在亏钱,15%在彷徨。为什么带着满腔教育热情投入教育事业后却发现举步维艰,又是从哪些标志性节点开始,我们发现机构正在走向一个比较明显的下坡路?
校长邦在线本期与您分享“机构破产的共性原因总结”。
第一点,低位循环
不少中小型培训机构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低位循环”来形容。低位循环的特点是“收费低、教师工资低、教学质量低”。两年前,部分大型培训机构推出了“50元/9天课”和“1元/科”的低价课程,轰动了整个行业,导致中小型培训机构不得不再次下调课程价格,利润瞬间大幅缩水。在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机构的运营,不得不压缩教师的工资,或者延缓涨薪的时间,这必然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教育质量降低。我们都知道,促销是打开市场的必要手段。但是,过度价格战,低价竞争,不仅损害同行、累死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恶性循环”。“低价班”做的好与不好,家长是否愿意报名,依然还是在考验培训机构的基本功——“有没有足够坚强的内核做后盾”,不然想做好转化不太现实。
第二点,资金链断裂
现金流的问题,一半出在“收钱”的时候,一半出在“花钱”的时候。主流的收入确认模式无非分两种:以“消课”作为收入确认,和以资金到账为确认的方式。培训机构一般都采取预收费模式,所以在学员入学之初,企业账上的现金流会显得非常好,这很容易就让一些机构产生幻觉——我们的确认收入和利润非常可观。这种错觉显然非常致命。培训机构的任何课程是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的,收上来的钱是要通过“课耗”(运营成本)来确认收入和利润的。预付费经营模式下,由于培训机构是“今天花明天的钱”导致部分培训机构盲目乐观,挪用学费用于投资,结果导致资金链断裂。正确的解锁方式应该是以“消课”确认收入,这种核算方式满足会计准则中“培训收入在培训活动执行完毕时确认收入”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客户预缴学费在资金管理上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一叶障目”的风险。
第三点,初创的特色丢失
有些机构刚开业时生源好,其实大部分靠的是自身的战略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色课程、招牌科目,这些都是培训机构的根本,诚如我们都知道“新东方的英语”,“好未来的奥数”等等行业标杆。任何学校的定位、课程的设计无一例外都是是精选策划的,越是运营良好,就越是不应该随意改动,更不能在没有经过市场调查的情况下,“拍脑袋”胡乱增加教学品种,删减特色课程。当特色课程和招牌科目没有得到承继,能为学校带来的生源也将随之流失,更有甚者直接影响口碑。
校长,校区运营中你是否遇到这些问题?
岗位边界糊:在职教师兼任前段销售,工作生活苦不堪言
服务效果差:全心全意做服务,续费率依旧低的可怜
执行没结果:老师本就密集的排课让管理变得非常被动
核心动作虚:从未复盘过哪些是有效的动作
优秀复制难:缺少沉淀,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
全是因为你忽略了重要一项——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每一位机构运营者必修课
做好教学管理是教育事业开枝散叶的大前提
《校长能力进阶必修课——教学管理20讲》
让你清晰完整地了解到教培机构的底层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和运营逻辑
直接使用课程中的方法论及工具立刻解决现有学校正在发生的问题
助你成为教学管理专家
扫码立即听课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