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深入时代脉络,“转型”成教育领域一大关键词,在校外教育行业纷纷探索转型方向时,校内教育紧跟政策指导,正悄然推进着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们,对待数字化转型态度不一,在着力转型的过程中也状况百出。和校内教育有官方直接带领所不同的是,校外教育的转型之路似乎迷雾重重……
01 数字化改革工作
获多地教育局重点关注
…
在对校外教育行业的整顿中,一些为学习资源担心的家长们抱怨道:“校内教育不给力的情况下,整顿校外教育是为难家长。”而未被普遍关注到的是,校内教育其实正在悄然进行着改革,除了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外,还有一项“数字化改革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5月25日,绍兴市教育局召开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会议研讨了入学入园“一件事”应用场景和绍兴教育开放互联平台项目建设等,并就下一阶段“4+2+2”工作体系、需求梳理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5月27日,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调研长宁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会前,陈群副市长在天山第一小学和延安中学考察了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与师生热切讨论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状与前景。
同在5月27日,龙游县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县中小学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会议内容为全面部署推进龙游县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
5月28日,滨江区教育局邀请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等一行就区教育局数字化改革进展进行调研。
……
教育数字化,已经悄然成为今年的热词了。但数字化并非是突然走进大家视野中的,现象背后是时代和政策的双重推动。
1989年,我国正式颁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教育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2017年国务院从战略顶层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提出数据是重要资源;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做好数据生产要素的建设;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用数据构建“新经济”;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第一次提出企业数字化行动方案,给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2020年9月份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央企国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方向;而《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则直接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明确写入报告……
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逐渐明确了“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政策意义。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下,政策文件是万变当中的“不变”,如何最快、最小成本的解决焦虑,应对市场变化。“我个人认为,我觉得只有一个数字化转型,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贯穿在整个经营过程中。”百家云总裁马义,在2021TIME教育科技大会的主论坛上如此表示。
作为行业先行者,百家云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众多数据与研究成成果。在大会现场,马义结合当下教培行业现状,对教培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思路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探讨,赢得了现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下文为其演讲实录。
02 数字化是时代趋势
如今到了变革的时间节点
…
我们纵观所有发展中的行业,互联网行业是这几年里发展最快的,互联网行业就是在数字化的底座上搭建而成的,众所周知,互联网公司的运转效率非常高,就是因为整个公司都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
总体来讲,我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客户需求推动导致的,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驱动我们在整个市场竞争关系里面上下游的各种关系。
所以说,我做了个总结,我觉得人类社会千百年来都是在不断精细化分工,过去的十几年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从最近一两年开始乃至以后,我们可能都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并且要贯穿到我们整个生产、销售、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去重塑服务链条。
对于企业来讲,我们有这样一个结论:未来所有企业都会成为数字企业。如果你不是数字源生企业,比如说互联网行业,那就必须要成为数字化重生企业。那么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特别是教育机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要想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就必须对自身每个零件都要有精准的了解和控制。
我举一个例子,疫情,中国在整个世界上是控制得最好的,但我们靠的是药物和疫苗吗?不是。其实我们就是对整个国人的移动位置进行了数字化管理,然后实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今天我们才能开这场几千人的大会,在国外这是不可想象的。
03 数字化转型是长期策略
而不是短期速效药
…
我观察到,目前行业对数字化有一定的误解,总结下来我们主要有三个误区:思维误区、管理误区、业绩误区。
思维误区:很多人可能会把数字化转型等同于在线教育,甚至等同于在线直播。这一看法其实是很片面的,和真正的数字化定义相差很远。
管理误区:很多机构认为买了相应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后,就万事大吉了,但这里面其实隐含着五个痛点:
(1)买用分离。很多机构购买了相关系统之后不会用、用不好,硬件多、软件少,宁放坏、不用坏,最后下结论的时候就误会认为系统不好用。
(2)缺少顶层设计。主要表现为七零八落的应用型建设、系统不兼容及未来扩展性差。社会发展到当下这个时期,顶层设计非常重要,我们现在面对的信息量是以前人类的上千倍,这些信息都需要经过处理,但其实我们的大脑是处理不过来的。那么很多系统构建的时候就缺乏兼容性、缺乏以后的扩展性,这都会导致我们系统的不可用性很强。
(3)信息化领导力不足。很多机构里面的管理层其实并没有做好思想意识上的转型,流程化意识不足、信息化建设需求模糊、人财物未统筹协调。
(4)同质化建设严重。跟风采购、千校一面,看其他机构发展得好,我们就去用和他一样的产品或系统,但其实你在模仿别人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最后还不一定适合自己。
(5)数据素养不足。主要表现为管理教研靠经验、量化思维不够、方法工具单一,且数据资产意识不足。我们所有系统的构建核心都是“数据和核心资产”。如果你的系统构建环节完整,但都是架构在第三方平台上,这就相当于你的楼都盖在别人的地里了,那么这个楼以后是不是你的资产,要打一个问号。
业绩误区:特别多管理者和校长觉得,我完成数字化转型了,那业绩上就要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不是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初期打基础阶段投入大,短时间内能够带来的绩效无法完全覆盖投入是很正常的。就像汽车刚被发明的时候,它跑的还没有马车快,那我们是不是要嘲笑这件事,是不是要排斥这件事?
总体来讲,数字化转型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还是企业的生存和利润,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的应该是企业的决策水平、运转效率和效益。
04 有效完成数字化转型
找准定位主动拥抱公立校
…
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我们应该主动去做好这件事,去加强整个企业内部的各种上下游,包括内部链接和数据沉淀,从而才能做到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一般大概有这样五个环节:招生营销、教研产品、教师教学、客户服务、教务管理。很多机构会在不同环节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平台来实现数字化,但这样一来,最终形成的其实是一个个小的数据池塘,根本没有成为一个数据海洋。这就好比把航母放在湖泊里面,发挥不出实际效果。所以大家一旦决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一定要避免这样的误区。
首先简单说一下招生营销,招生营销在获客端其实已经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几年前我们把广告投在百度上,用户基本就来了。但是现在远不是那个时代了,现在你可能要投入二三十个渠道,甚至还要进行线下推广,但到底哪个渠道的效果更好?哪个渠道转化率更高?很多校长心里都没有标准,基本就是靠感觉。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一套数据系统来准确评估不同渠道。教研产品也是一样,我们可以把以前在线下跑的很好的教研产品,在线上进行调整重构。
在一些以前我们认为不是特别重要的环节里面,可能也需要新的产品形态来覆盖,比如说自习室,这两年比较火,公立校也在积极的做数字化的探索,比如说最近比较火的延时课堂等等。
在系统的选择上,可能会有很多标准,我在这着重提一个:数据安全。如果你选择系统的标准,数据不是核心资产,不是你自己掌握的,那就相当于你把楼盖在别人家院子里,或者说你把楼盖在沙滩上,这个楼什么时候倒,什么时候被别人收走你都无法把控。
最近大家还有一个焦虑的点,就是担心公立校有课后延时服务之后,学生没有时间来到培训机构上课。但事实上,我们可能需要抛弃这个思维,公立校以后会变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里面有公立校的老师上课,应该也会有我们民营机构的老师进去提供教学等服务。也就是校外培训机构不应该跟公立校是对立关系,而应该是校外培训机构进驻的洼地,这是我的一个想法。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整个教育其实分为三个方面:知识、启发、陪伴。我们现在大多数的教育其实都是在第一个阶段,叫知识层面。为什么大家都比较焦虑,就是因为校内外都挤在“知识”这个层面。而对于校外机构而言,要想做好启发和陪伴,就要用数字化技术了解每个学生、每个孩子,他们学习的时候是什么状况,只有了解他们,才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最后,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数字化是有效优化教学和服务等产品的一种方式,我们的产品如果是成功的,我们的机构也必将是成功的。
注:本文为校长邦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校长邦授权,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