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长邦签约讲师、华图教育副总裁曾庆老师,在2021TIME教育科技大会上,针对当下教育行业特殊时期的业绩增长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驱动业绩增长的方式技巧进行了详细传授,赢得了现场参会者们的热烈掌声。
以下内容整理自曾庆老师演讲实录:
01 行业发展拐点期
校长忙于三件事
…
我这段时间特别忙,主要在忙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业绩增长。所有的校长和管理者应该都知道,教培行业是一个人口密集型的产业,所以业绩增长的整个经营管理动作跟其它行业不一样,每天都得做好各类过程管理,每天都得激发团队的激情去完成业绩目标。
第二件事是紧跟各类新政策。我们所有的校长一定要时刻记住三点:一是一定要合规化,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二是很多校长都在焦虑的,现在广告投放被限制,大把营销费用花不出去怎么办?我是营销专业出身,我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纯粹靠烧钱做营销是没办法长久发展的。我做了十几年教育,我认为教育行业从始到终都是以教学成果的沉淀、口碑和专业的教研为底层逻辑的,营销只是让口碑传播更快、让教研成果显现得更快。三是我们有了前两个核心认知后,行业回归教育本身之后,最终拼的还是团队实力。对一家教育机构而言,底层的CPU是老师和教研,营销体系则是机构的油门,让我们的教学和教研成果能够通过营销去找到更多的用户实现成交。
第三件事是构建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体系。记住这里有个重点是“适合自身”,这十几年以来,我一直都在负责干部的培训工作,包括我现在负责的整个华图大学,当然现在政策下来这个名字要改了,干部培养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新校长去拜访完业绩5000万的校区后,回来就给自己的校区也定一个这样的目标,但落地的时候就会发现很难,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从,一定要找准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体系。
02 找准底层永恒要素
以不变应万变
…
我有个习惯,我每个月都会找许多校长来互动和交流,了解他们所在的机构遇到哪些问题,了解大家这段时间关心什么。现在已经是到了2021年的5月份了,请问大家2022年的规划做了吗?没有做对吧,那思考了没有?我有个习惯,一般年中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下一年的规划,如果我今年的布局没到位,明年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很多校长经常跟我讲:“曾老师,马上12月份了,你来帮我做一下2022年的规划吧。”我这种活一般不接,因为来不及。
所以就到2021年的中旬,我希望有三个东西大家一定要刻在骨子里,就是我们一定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来搭建好底层不变的那几个要素。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行业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产业,它相对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时也很难受技术革命的影响,这个是行业本质决定的,教育行业的内核一定是教学内容本身。所谓的OMO也好,双师也好,只是让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让教育的效率提升、让教育的时空边界扩展。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认为教育行业永恒的一定是产品和服务本身。不管你有多少线上或线下的产品,最终机与机构之间的竞争是对用户的运营,谁能够做到精准化的运营来提升它的黏度和活跃度谁就是赢家。
那如何才能做好精准化运营呢?主要有三点。一是改变单一的销售模式,多样化销售与获客方式,为机构生源增长搭建更多渠道,并建立层次化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低中高不同层次的需求;二是精兵增效,机构人均产值的增长率一定要跑赢成本的增长率;三是做好精细化的管理。
03 机构规模化起步阶段
注意两大基因和三大要点
…
当机构或校区还处于规模很小的阶段,校长要种两个根深蒂固的基因。
第一个基因是再小的机构都应该完善底层制度,再小的机构都应该有制度,只有制度才能够激发组织的活力,才能规范员工,能够沿着我们的增长路径去落地。
第二个是新任的校长都应该要有做高端产品的基因,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机构能靠低价做得很大,因为你的教师及教研的成本是一定要有投入的,有这些成本投入后你才能有很好的交付,学生家长在获得了这些良好教学交付之后,才会愿意继续买单,你的机构才能继续扩张。
一个机构的扩张要么是要用融资的速度来掩盖成本的增加,要么用学费的增长率来掩盖扩张的增加。
当你有三两个校区已经跑得很顺,你的现金流非常好了,这个时候应该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叫复制。复制是方向,具体动作是招聘,规模化地招人来进行培养。机构在这个阶段要一批二三十个人地招聘和培养,批量地产出,这二三十个人里总有五六个是很优秀的,扔出去就可以再开一个校区。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没有合适的人才一定不要盲目开校区,失败的概率很大。新开的校区70%是靠一把手的素养,我这么多年的惨痛的教训。
第二件事是输出一套标准的打法。在哪里开校区,开业之前的一个月做什么,开业前半个月要积累多少用户,开业的活动要提前多长时间等,都要有一套标准,并且这套标准和要求,要让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得懂,这样才能让团队人才去运用和丰富这套标准。
第三件事是扩项目。虽然你开的校区周围就那么多学生,但你就可以思考除了现在开设的语文科目外,数学班、书法班是不是也可以开起来。
04 四大核心要素
保证机构用户流量
…
菲利普·科特勒说:“市场营销就是企业和个人通过创造产品和服务,并同用户产生交换,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叫市场营销。”
具体到教育行业的营销,我个人有一个定义,教育的营销是:以产品为中心,以互联网为支点,解决用户的规模化、持续性的获客与时效性的转化,来达成用户口碑传播的过程,叫教育新营销。
这里面产品包括哪些呢?你的课程、服务体系、教材、面授的规范度、教学环境等,综合起来都统称产品。什么叫以互联网为支点?一定要把用户存起来,并和用户产生高频次的互动和关联,不要加完好友就结束了,一定要定期地互动和产生关联。什么叫时效性的高转化?用户进入到我们的流量池,是一个小时转化还是两个小时转化?还是你晾在那里3天、5天都没转化,这个叫时效性,时效性越高,转化率越高。
所以任何一个教育机构,要有好产品、好课程、好服务,不可或缺的有三个职位:第一个职位是教研的一把手,第二个是市场的一把手,第三个是学员服务的一把手。
在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如何打造好的流量呢?大家要记住,流量足就四个核心的要素。
第一个核心要素,流量的增长状况基本取决于流量团队的实力。流量团队越专业,流量团队越勤勉,流量增长的可能性越大。你可以去督促一下你的流量团队,你问他最近流量增长有哪些趋势,大机构的流量增长是怎么做的,小机构在做什么样的流量营销等方式,用这种方式去督促他做市场调研、去快速成长,变得更专业。
第二个核心要素,流量增长依赖于内容的刚需程度。内容越刚需,获客越快。刚需的内容有哪些?一套资料、一本图书、一场直播、一个题库、一个上门领取的大礼包等,都是内容。
第三个核心要素,叫宽的渠道。一个企业你流量要足,一定要将公域流量往私域里去倒。什么叫宽的渠道?有五条渠道,第一条渠道是以百度、360为核心头条的搜索营销;第二条是以微信、QQ和短视频为核心的新媒体营销;第三条是以知乎、百科、文库为核心的信息分发的营销;第四个就是定向的渠道,比如说高校资源,异业合作这类营销;第五条营销就是以京东、当当、拼多多、亚马逊、微店为核心的电商营销。所以你一定要在这些宽的渠道、公域流量里去跑,去圈出自己的私域流量。
第四个核心要素,就是持续、坚持做。很多校区说自己流量不行,可是你才做了两个月,获取几百个用户很正常,有的校区做了好几年可能才获取几千个用户。大流量平台和大赛道的流量增长,一定是两个字:“坚持”。
注:本文为校长邦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校长邦授权,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