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行业洞察 >正文

科技大厂教育业务的退场:一场梦的结束?

行业洞察
作者:转载 发布时间:2025-04-22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资本追逐热点的时代画卷里,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快手等互联网巨头,曾怀揣着重塑教育生态、开启智能学习新纪元的宏图大志,大步跨入校外培训行业。然而,仅仅数年光景,风云突变,这场本被寄予厚望的教育变革实验,却以科技大厂纷纷关停或是收缩教育业务的结局匆匆收场。

字节跳动:从重金布局到接连关停

字节跳动曾对教育业务寄予厚望,2020 年大力教育品牌正式启用,旗下涵盖瓜瓜龙、清北网校、学浪等多个教育产品。瓜瓜龙作为其明星产品之一,主打 8 岁以下儿童 AI 录播课,早期通过赞助热门综艺、明星营销等方式迅速打开市场。然而,好景不长,2024 年 10 月瓜瓜龙首次宣布关停服务,后又取消决定,但 2025 年 4 月 15 日再度宣布关停,且这次确定将于 2026 年 4 月 15 日正式停止服务。而学浪也于 2024 年 7 月 31 日停止服务,后续升级为抖音课堂。

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收缩,一方面是由于其内部战略调整。字节跳动海外收入增长迅猛,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大,重点布局 AI 大模型等技术领域,这使得教育业务在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教育行业本身监管趋严,“双减” 政策的实施让 K12 教育市场受到重创,而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此前在 K12 领域投入较大,政策变化使其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业务的布局。

腾讯:聚焦 B 端,舍弃 C 端教育业务

腾讯课堂作为腾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产品,运营已有 10 年之久,累计服务过超 4 亿学员,平台课程累计数量超过 30 万门。然而,2024 年 7 月 2 日,腾讯课堂发布公告称将于 8 月 1 日起停止所有在线课程的访问服务,10 月 1 日全面停止所有平台服务。

腾讯教育业务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聚焦 To B 和 To G 赛道。腾讯在 2019 年就已开始整合教育业务,成立腾讯教育。随着市场环境和自身战略的变化,腾讯选择舍弃 C 端的腾讯课堂等业务,转而集中资源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企业服务等更具潜力的 B 端业务,以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淘宝大学转型,终结付费课程

2024 年 4 月 24 日,阿里巴巴宣布淘宝大学正式转型为淘宝教育,原有的培训业务部门转变为商家服务部门,且不再开发新的课程。现在的淘宝教育付费课程栏目已清空所有付费内容。

电商环境的变迁是淘宝大学转型的重要原因。随着直播带货等新兴电商模式的崛起,商家对于传统电商运营知识的需求发生变化,更需要适应新场景、新模式的培训服务。淘宝大学转型为淘宝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商家在新电商环境下的实际需求,为商家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

美团、快手:教育业务的收缩与探索

美团曾推出过美团大学等多个教育项目,但如今也在逐渐收缩教育业务。一方面是因为教育业务与美团的核心业务关联度相对较低,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美团在其他新兴业务领域如即时零售等看到了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将资源重点倾斜到这些业务上。

快手也曾试图通过“芒种计划” 打造一个繁荣的教育生态,为教育内容创作者和教育机构提供广阔的平台,推进教育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然而,由于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公司战略调整等因素,快手的教育业务也未能取得预期的突破。

科技大厂关停教育业务的原因

政策因素:“双减” 政策的实施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K12 教育市场受到严格监管,学科类培训业务受到严重冲击。科技大厂此前在该领域投入大量资源,政策变化使其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调整教育业务布局,关停相关业务以适应政策要求。

市场竞争:教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传统教育机构的深耕细作,还有众多新兴教育科技公司的不断涌现。科技大厂虽然在技术、流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教育内容的专业性、教学服务的精细化等方面与专业教育机构相比存在差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其教育业务发展受限。

战略调整:随着科技大厂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它们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资源状况,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和战略调整。一些教育业务可能在公司整体战略中优先级降低,或者与其他业务的协同效应不明显,从而被选择关停或收缩,以便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和更具潜力的新兴业务。

盈利难题:教育业务的盈利模式相对复杂,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课程研发、师资队伍建设、市场推广等,而收入的实现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科技大厂在教育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发现部分教育业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利,或者盈利水平低于预期,从而影响了其继续投入和发展的意愿。

科技大厂关停教育业务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失败,而是政策的收紧、市场环境的变幻、自身战略的重塑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无奈抉择。而这场变局,不仅仅是几家企业的进退得失,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校外培训行业在时代浪潮冲击下的脆弱与转型阵痛,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科技与教育融合的真正内涵与前行方向。

当这些科技大厂陆续关上教育业务的大门,校外培训行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新阶段,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 阅读(3047)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