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自习室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AI自习室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得到了显著扩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大模型技术与AI自习室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科技企业探索的重要方向。
近日,在 2025培训教育行业东湖峰会暨第23届T-LINK教育博览会上,松鼠Ai智能老师联合创始人周伟先生,以“AI大模型能否重塑学习未来”为题,分享了松鼠AI智能老师在AI教育领域的一些见解和探索。
以下为嘉宾分享实录,经整理如下:
01
教育大模型的核心价值
AI时代已来,没有大模型的AI自习室能走下去吗?答案是没有大模型的AI自习室也能走下去,因为它现在已经在走。但是它能走多远,我们却不知道。以目前科技迭代的速度,我们也很难预料,没有大模型的AI自习室究竟可以走多远。
松鼠Ai实地考察了很多所谓的AI自习室,我们发现它们其实并没有融合大模型技术。姑且不说自研的大模型,就是接入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等都很少。它们所代表的AI更多的是一套某种领域的智能系统,比如做错了题,它能判别对错,然后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根据对错提供一个简单的学习路径和规划。这就是没有大模型的“AI自习室”。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相信这种格局一定会被改变。
所以,在教育领域,大模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知道,像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等大语言模型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教育领域,大模型则更多地体现在解决逻辑问题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上。通过大参数和复杂的训练逻辑,教育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规划。
松鼠Ai作为在AI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深知数据的重要性。我们通过钉钉系统,与全中国6万所公立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采集了超过2亿400万学生的学习数据。这些数据为我们训练自己的教育垂直类大模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解决类似学生厌学时AI自习室该怎么办的问题。
我们要解决的核心本质不是学生算得有多准,不是自身的技术有多好,而是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通过大模型怎么去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呢?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谢小贝同学是松鼠Ai系统中的一个用户,通过他的学习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学习状况和进步轨迹。家长等他学完,也可以通过家长端的学习报告,看到每一项数据的详细分析,看到孩子今天学习的状态、学了哪些内容。比如,谢小贝昨天学了100分钟,今天学了90多分钟。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他在某些知识点上掌握得不够牢固。比如他是个五年级的孩子,但是现在已经遗忘了三年级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看到他学前、学后的对比,哪些掌握得好,哪些掌握一般。再加上与全国同等学生的学习平均时长对比,去发现他在哪些知识点上的掌握速度快,哪些知识点的掌握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哪些知识点对他来说难度比较高。
系统就是如此一步步准确地检测出他的薄弱点,并为他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结合家长的辅助,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情绪问题,该做心理辅导就做心理辅导,该做教学输出就做教学输出,而不是光靠一个答案的对与错去判别孩子的学习状况。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学霸也是一样。一位天津师范大学生态附属城的学生,年级排名前三。他七年级第一次使用松鼠Ai的学习机,他的推荐学习内容曾经出现过一些三、四年级的内容。他一度难以接受,产生了对学习系统的厌恶情绪。后来我们跟他分析,之所以给他推荐三、四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因为有些知识他之前没有掌握得十分扎实,所以系统会给他推荐,帮他巩固。
为了验证松鼠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我们曾经进行了四次人机实验对比。在2018年,我们在100个城市开展了真人老师教学和系统教学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AI系统在教学效果上并不逊色于真人老师,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得更好。同时,我们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机智过人》节目,与国家的各级教师进行比拼,并战胜了他们。
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中,曾纳入松鼠Ai的案例。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主导下,一所高中学校引入了我们的系统,经过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对照班的平均分提升了31.2分。
这些实验结果都充分证明了AI系统在教育领域的潜力和价值。
02
智适应大模型的应用
松鼠Ai希望打造成为真人老师分身的智能老师,去尽可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它是一个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有智慧的多模态大模型的智能老师。有“嘴巴”去传输知识,有“耳朵”去提高到孩子的反馈,有“眼睛”去看到学生的表现,有智慧去帮助孩子规划学习路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多模态算法来成就智能老师。比如,当学生在做题时出现了错误,智能老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草稿纸来找出错误所在,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情绪识别技术来实现智能老师的情绪感知功能。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或沮丧等负面情绪时,智能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和安慰,从而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构建多模态自适应大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整合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通过整合这些技术和资源,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精准、更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目前,智适应大模型还获得了国家网信办的大模型备案认证。
其实大模型是一家想从事AI或人工智能教育企业的基建。松鼠Ai智能老师的智适应大模型,有超过2400万的学生超百亿的学生数据做基础,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IRT自适应存在大量冗余,需要学生做大量的题海去测。
有了大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精准地从很少量的题中检测孩子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推荐。就像是个性化的人工智能教材,能够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路径,提供不同的知识点教学。我们的智适应系统,处于五级评分系统中的第五级,可以提供完全的智适应教育,基本不用依赖老师去对孩子学习的输出做判断。
在教育领域,我们有着140多项在自适应学习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算是领域内获得相关专利数最多的公司。此外,我们还是全球唯一一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教育部长会议论坛的企业。同时我们还成为了全球最大技术协会——IEEE人工智能教育标准委员会的主席单位,全中国的主席单位只有两个,一个是华为,另一个就是松鼠AI智能老师。
03
大模型与垂直领域的 "生态协同"
AI对于大众来说已然不是来势凶猛的新鲜事物。在过去几年里,我们见证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从语言大模型到教育大模型,从简单的学习路径规划到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推荐,AI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推动AI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技术一定要领先,包括DeepSeek也是一样,它并非一蹴而就。其实,它在大模型领域里,已经研究了很多年。对于松鼠Ai来说,类似DeepSeek这样的大模型,到底是竞争还是互补呢?
DeepSeek的回复是:DeepSeek提供语言大模型支持,而松鼠Ai可能聚焦垂直领域(如K12自适应学习系统等的教育细分市场),在场景上面是互补关系。同时DeepSeek还总结,它代表了国产AI在性能与成本上的突破,但其应用需与人类智慧协同。在教育领域,它应定位为“助教”而非“主导者”,而松鼠Ai智能老师等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公司可通过专业的差异化服务形成互补互助。
松鼠Ai也接入了DeepSeek,那它在哪些方面跟我们形成互补呢?在产品交互上,它能更像个人一样理解孩子们的问题,用人的思维和孩子沟通交流。我想可能还有很多未知应用我们可以去探索,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具备孔子、达芬奇、爱因斯坦才能的AI超级大师。这个教育复合体能够辅助老师教育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清华或者北大,但有这样优质的资源在其身边,那就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未来的发展中,松鼠Ai智能老师将继续秉承“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初心,不断探索和创新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式和方向。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AI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