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大咖思维 >正文

震旦教育集团董事长张沈 :40年的震旦教育如何持续实现倍增

大咖思维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24-10-24

张沈

上海震旦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专委副理事长

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10月15日,“云帆·沧海,「2024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于上海隆重开幕,上海震旦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专委副理事长、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张沈女士就 “40 年的教育集团如何持续实现倍增” 为主题,作出精彩分享。

会上,张沈女士围绕震旦集团四十年发展的四个阶段,为教育集团跨越周期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并从传承与发展,思考与未来等方面做出了深度阐述。

以下为嘉宾分享实录,经编辑:

01

40年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敢为人先(1984年-1994年)

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震旦孕育而生,创始人张惠莉艰难起步,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这个阶段,有无数个创新和第一,总结为7个首创。

成立初期,没校舍、缺教师、招生难,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统筹教学成本和教职工薪酬,起步艰难。创始人张惠莉作为卢湾区集体事业管理局职工学校校长,本着“教育必须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她首创开设了半年全脱产初中、高中班,可脱产的高中文理科单科班。职校还成为当时全市唯一破例允许举办医士中专班的职校,首个市级联办大专专业证书班的职校,也是上海市首批“产教融合、以产养教”的职业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让在职职工安心学习,学校首创在夜校办起托儿所,解决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吸引了上海最畅销的报纸《新民晚报》的记者上门采访,这也成为了震旦教育跻身学前教育,举办幼儿园、早教中心的铺垫。

1992年,学校贷款10万购买10台286电脑,成为全市首个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学校及考点,先后开设中高级电脑培训班536期。同年,全国首家聘请外籍教师讲授英语口语课,并获得外国专家局颁发的首张外国专家资格证书(编号001号),全国第一张。被众多受培训者称赞为"不出国甚胜似出国”的学习模式。

教育是学校的本业,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实力,教育本业无法生存、便不能发展。她打破教育壁垒,在开办大专专业证书班、职业技能班和同时,也开服装商行、杂货店、摆摊位、做排挡,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用做小生意赚来的钱补贴学校,使学校摆脱经济困境,得以存续。

1993年,震旦进修学校正式更名“上海市震旦进修学院”,正式向全市社会招生。“立足本局,服务社会;立足教学,服务改革”。学校开始承接社会面上多家企业合作委托的职工培训项目,开启了震旦进修学校向全社会辐射的新局面。

第二阶段:日新月异(1994年-2004年)

存续而后发,摆脱困境,集腋成裘,这期间,震旦开始在成人教育领域树立品牌,逐步奠定终身教育发展的基础。

1994年,获批成立上海市震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震旦教育进入全日制中等层次的学历教育。

1995年,由震旦发起,会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二工大,建成上海第一批慈善教育培训基地。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成为最先走进“大墙”为提篮桥服刑人员提供学历和技术培训。帮助犯人认真改造、重新做人,打通罪犯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为市政府实施慈善工程做出贡献。

1997年,上海市震旦外国语中学转设成立,标志着震旦教育开始涉足基础教育领域。

1999年,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同年,成为百所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单位,提升学校的教育竞争力。

2000年,震旦率先推行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先后在震旦外国语中学、震旦中专、震旦进修(高等学历文凭试点学校)实现ISO9001标准化管理。

2000年获批筹建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2003年创办上海市震旦外国语幼儿园。

这十年是震旦教育发展的创新期,在此期间扩大职业教育规模,进入基础教育,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创建了上海震旦教育集团,埋下了公益慈善种子,奠定了教育公益的属性。

第三阶段,方兴未艾(2004年-2014年)

居安思危,创新发展,实现五教贯通。

2005年,集团收购东方文化学院,并更名为上海震旦职业学院,这是民办高校退出机制的一次探索,也是震旦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震旦正式进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领域。

2009年起,震旦教育赢得了社会的声誉,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2013年后,随着学前教育的刚性需求日益凸显,震旦教育开始布局学前教育领域,全资收购上海福贝贝早教中心,成立上海市震旦奉贤外国语幼儿园,上海震旦黄浦区益智早教培训中心。

第三个十年,也是震旦最关键的十年,发展成为集高等教育、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五教贯通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并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第四阶段:革故鼎新(2014年—2024年)

这个阶段是传承与发展碰撞火花的十年。

张沈表示:在回国担任震旦教育集团董事长的十年,是意义非凡,快速成长的十年。

2014年集团成立学前教育事业部。

2015年,张沈正式接任董事一职,创始人张惠莉发起成立震旦教育发展基金会,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同年,受上海市教委委托,正式托管欧华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创立震旦创谷,改造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大楼,与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合作,享有临港特别优惠的税收政策及震旦教育基金会提供的创业基金双享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舞台。

2018年,震旦职业学院在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登记中选择营利性学校,增加了办学活力。同年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上海市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落户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为上海市教委民创计划。心理基地面积三期共建成2000余平方米。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形成了社会协同的专家队伍体系,创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博物馆及现代化的场景公共实训室9个,开发了远程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软件系统等。

2019年,震旦职业学院联合震旦中等专业学校共同申报,成为上海市首批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贯通体系,也是唯一一所民办学校。

2019年,成立上海震旦枫叶岭外国语幼儿园。

2020年,在加拿大开办幼儿园,开启国际化办学新篇章。

2021年,震旦职业学院三期扩建工程竣工,总面积达24000㎡。

2024年,震旦教育成立40周年,震旦职业学院四期扩建32000㎡工程动工,不断扩大办学物理空间。

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震旦教育构建了完整的全龄段教育体系,为不同学习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多样化的超市式的办学路径,让学生有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02          

传承与发展

张沈女士表示:自己作为二代接班人,震旦发展的40年间完成了一次新老掌门人过渡,创始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同时也背负了实现从1到无穷大的新的发展目标。于教育百年树人目标来而言,前方还有漫漫长路,还要继续传承与发展。

一、理念迭代

1、碰撞和火花

张沈分享到: 新老交接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与老董事长在理念上有很多碰撞,每一次碰撞所产生的新的火花,让彼此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使新老合作产生更大的价值。

2、优化集团内部管理体系

张沈上任后,不断优化集团内部管理体系。

首先对后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后勤管理效率,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其次,对集团机构进行改革。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目标,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最后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汇报制度、会议制度、招生奖励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所有改革都基于老董事长的理念之上: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培养人、以业绩考核人、以待遇激励人。

二、团队迭代

震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市教委的政策文件和要求。

全面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评价计划;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计划;加强专业人才引育计划;开展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

在人员结构优化方面,中青年教师比例提升100%,高级职称提升30%。高度重视教师成长和发展,年轻队伍的培养和打造,建立健全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人才金字塔结构,积极推进各项人才工程,为教师打造良好成长和发展路径。制定汇人才、推发展、重表现、突贡献的目标,使得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三、品牌定位

震旦教育发展四十年,全市15个校区,11个学校都命名为“震旦”,集团成立市场部强化品牌宣传,并提出品牌理念:做精基础教育、做强高等教育、做活终身教育、做细学前教育、做特职业教育。在VI设计上,用颜色区别各个阶段教育,每个阶段有不同的logo设计,求同存异。在各个层级的学校管理上有集团统一化管理,也有因校制宜的特色。

四、教育变革

作为民办教育领域的先锋力量,震旦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上大刀阔斧改革。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投入信息化建设。

在教育变革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投入信息化建设,对近10万方教学设施进行新升级和改造,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近2500万,未来还将加大投入,为师生们打造一个体验感佳,互动性强,个性化学习环境。

2、构建创新育人模式

震旦教育整合多方资源,通过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四方联动,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学习内容和机会。就业率达到100%的专业高达21个,专业对口率达到100%,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满意率达95%。成功获批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以及专利若干项等。创办至今,师生荣获市级、国家级奖项9000余项,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50余万人才。

3、践行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震旦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特别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民办教育承担了一定的重要任务。震旦根据国家战略动态调整专业,完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护理,制造一体化,智能建设等专业布局,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积极强化继续教育、拓展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性考试、行业证书和资格证书的考证。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研发新型实用专利项目,做好专利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服务做出贡献。并为每一位学生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其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03    

未来与思考

1、打造百年教育品牌

当前,震旦正处于发展的分水岭,未来如何发展与倍增,是继续提升办学层次,开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拿地建校或者收购合并,还是做强软实力,注重内涵建设于目前而言都还是不确定项。

但可以确定的是,震旦五教贯通的集团化办学基因已经形成,未来,将以此为核心,不断打造震旦教育品牌优势。震旦在几轮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当前需要慢下来,找准节奏,松驰地做有温度的教育,以软实力品牌影响力,在社会服务能效上实现倍增,用几代人力量做成震旦百年学校。

2、凸显教育公益性属性

上海震旦教育发展基金会,将“教育”、“爱”和“公益”紧密结合,近年来,基金会不断开展助老,助残等活动,举办多场公益展览,涵盖环保艺术、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关爱自闭症儿童等方面,助力推动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

3、扩大国际合作交流

另外一个方向,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到教师队伍组成国际化,教师活动空间国际化,教师素质国际化,在此基础上,达到教育品牌国际化。近三年内,震旦获教育部新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三所,物联网应用技术,戏剧影视表演,中外合作交流项目37个,合作范围几乎涵盖所有专业,未来还将加强与国际机构交流与合作,持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打造中国品牌国际化,比如说用英语说中国故事等,拓展国际合作项目。

4、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

未来,震旦还会将教学管理系统升级并合并到现在有系统中,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科技技术。

发展是震旦永恒主题,教育行业的产品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在未来的40年、50年、100年,震旦将与时俱进,稳步发展,专注办好教育这一件事情,为祖国培养好人才。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云帆·沧海”是对未来征途的豪迈宣言,希望各位教育同仁乘风破浪、向着阳光,和更远大的目标扬帆远航!

内容来源:2024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

图片:2024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现场

  • 阅读(3060)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