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大咖思维 >正文

上海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教育强国新征程,民办教育大有可为

大咖思维
作者:原创 发布时间:2024-10-19

10月15日,以“云帆·沧海,开启AI+教育新纪元”为主题的「2024校长邦T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隆重举办,上海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教材审查和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德毅先生在现场进行了专题发言。

高德毅先生表示,教育强国建设为民办教育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提醒到,面对人口变化及教育市场的变化,民办教育面临着新挑战,但人们追求获得高质量教育和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了新机遇,优质、均衡、高效能、高品质的教育,一定是今后5到10年教育竞争焦点。

高德毅先生从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刚释放出的政策及重要信号出发进行了深度诠释,结合自身多年国内外教育观察和研究积累的经验,展示了诸多专家思考成果及技术发展成就,帮助大家分层分类理解当前国内教育政策导向和趋势,厘清脉络、理解未来教育发展动向。

以下为嘉宾分享实录,经编辑:

近期,从国家到地方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涉及教育的重大政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教育大会后,将正式出台中国今后十多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就未来教育发展而言,我国要重点打造“八大教育体系”,即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和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

后续肯定还会有专门针对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针。为此,我就相关政策进行综合梳理,聚焦民办教育较为关注的相关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分享。

        01          

立德树人是教育强国的核心所在

首先,所有的政策文件都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对教育全面领导的关键是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强调,无论是民办教育还是公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的任务都是一致的。民办教育行业必须把握这个基本准则。比如将AI技术应用于教育类时,设计者和应用者必须握住正确的立场观点,若你的算法与价值导向背道而驰,你在中国国土上就没有生长的空间。

另一个高度关注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营造所有课程、线上线下和校内外融为一体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02          

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做优做强

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首先关注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上海就已经出现人口下降大趋势,如幼儿园数量已经减少,去年上海关闭了五十多家幼儿园,今年估计不少于百家。人口减少告诉业界,原来粗放式的幼儿园或小众群体的幼儿园运行模式将不能适应整个市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民办幼儿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上海小学阶段的学校数量目前处于基本持平状态,供需较为平衡。初中学校的供给数量仍然比较紧缺,高中学校明显不足,现在最紧缺的是大学宿舍。这种态势基本反映了适龄教育人口是阶段性递推式减少,这一现状大概会持续到2032年。

人口梯队式往后延迟推动了教育资源的结构性调整。

首先是推动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化机制,如扩大免费范围,优化布局,打通学段资源,扩大城镇教育供给等。优质均衡、高效能、高品质的教育,一定是今后5到10年教育竞争的焦点。特别是民办教育正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和机遇,假如学校办得好,未来一定越来越受欢迎,比如说应用AI技术成功提升教育品质和教育效能的机构,未来一定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如教师区域统筹轮岗,随迁子女与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等。

再者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教育多样化,如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和扶持民办普惠幼儿园,推动科学高中和综合高中等。

最后是以高质量巩固统筹“双减”政策,比如严控学科类和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数字化全流程管理和作业检测预警,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加强科学教育和素养教育等系列举措。

关于“双减”,最近,大家似乎有一定的误解,误以为相关政策会出现大的转向,事实上,“双减”是策,只是在不同推进阶段需要有更加有质有效的重点。“双减”的基本框架不会有变化,未来将会继续推动治本举措落地,使教育更加可持续发展。

        03          

高等教育龙头—战略引领

 

高等教育方面的政策近来非常密集,高等教育承载的是整个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求,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焦点:

 

首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今天讨论AI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就是站在科技视角和人才需要,跳出教育来发展教育,这是中国今后在培养高端人才和就业人才时一个重要的政策锚点。

其次,关于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其重中之重是发掘优势学科,着力理工专业布点和高水平理工大学,形成理工人才培养的国际领先成果。我国“双一流”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如今一个重要政策指针变化,就是建立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体系,这个和民办教育关系很大。以前提起好大学,大家想到是985、211、老本科、新本科和高职高专的一列纵队形态,视乎在纵队后面人们不太关注。分类发展的政策导向,就是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你的学校做出特色,做出为国家贡献的亮点,都要给予支持。这方面上海已经做了多年探索。

横向来看,有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的学校;纵向来看,有学术研究,有应用研究,也有技术应用或技能应用,大学有了不同类型和特色。不同类型大学组合在一个矩阵里,形成一个九宫格,不管是民办的还是公办的,不管是高职高专的还是综合性、单科性、多科性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上海专门设计了一套应用系统,从2016年开始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广,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上海的高校,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自己的特色,就会有好的发展。

今年教育部为了实质性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着力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一二三四+N”的主要任务。

1、把握一条主线——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实施两大工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和重塑;

3、培养三类人才——基础学科拔尖、战略急需领域和拔尖创业人才;

4、优化四大布局——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区域、直属和共建高校、专家队伍建设布局;

5、建强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创新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这当中有两个点大家需要注意,一是国家在理工农医类的学科专业布局已经在加速推进,明年推进幅度会更大。所以民办高校中有大量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重大的挑战。二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战略急需领域人才和拔尖创业人才的结构性紧缺问题,2021年我在上海调研了140多家跨国企业和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发现一个重大的人才结构问题,目前我们的理论基础人才、通用人才都较为丰富,但技术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用工岗位之间适用性存在较大差距,这个差距就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弥合。

        04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目前整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国家提出目标,要加大职教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统筹职教、高教、继教协同创新,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深化现代职教体系改革建设,加速中国特色职教制度模式建成。

《职业教育法》是目前所有分类教育法律当中最开放、最具有前沿挑战的法律指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国家给我们的法律环境和轨道,勇于创新改革,推动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当然与公办的职业教育也可以采取更多的合作。

在整个职教的规划当中,今后将会特别关注什么呢?

第一是产教融合的多元办学体系。职业教育能不能成功与产教融合息息相关。我在欧洲学习工作多年,观察北欧的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的传统职业教育与学位教育有分有合的模式,德国双元制半工半读的职教模式,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模式,或者英国的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交叉等模式,其实质都是产教融合发展原则,仅仅是具体操作模式有所不同。无论采取怎样的教育模式,大家都有个一致的成功观,就是教育与产业能不能结合起来,这是人类历史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教育基本经验。因此,在新的教育规划纲要当中,我们将花大力气来推动产教融合。

民办教育在产教融合应用中就有很大的制度机制优势,上海建桥学院设立了“黑灯工厂”,白天学生在这里做实验实习,晚上利用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的设备设施开展非标零部器件的个性化生产,让产业跟教育实现了高度融合,这种探索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第二是职教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上海在推进各学段衔接贯通体系建设方面已有丰富成果,可以看出现在职教的立交桥直通车是非常丰富的。

初中毕业进入中等职业教育之后,就可以无限制地扩展到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职教的纵向通道已经非常畅通了,但是横向之间存在着鸿沟,学术性本科与职业本科之间没办法融通,其他类型同样如此。观察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其纵横立交难题已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得到基本解决,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案,这方面的教育改革将需要更多的突破。

        05          

推进教育数字化,

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数字化如果获得充分运用,将会给教育带来不仅是高品质,更重要是高效能。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每天送孩子去补课,补得昏天黑地,但从历史的经验,从我们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这些都不可持续,不可能真正做好教育。新的AI技术、智能化技术发展,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渠道。放眼世界各国家,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国同样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比如说今年3月份教育部就出台了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这些行动将会深刻影响教育发展后续前景。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家在数字化教育方面将会有重大布局和举措。

1、横纵贯通、协同服务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

(1)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教育专网和算力共享网络,统筹数据治理、资源开发、公共服务、应用监测、研究分析和运维保障

(2)推动数字智慧全面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国际合作

(3)推进数智融合创新、人技协同、型态重塑的教育数字化生态,健全网路安全态势感知

2、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

(1)加强高校及职业院校数字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数字技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制定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标准,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和智能研修体系

3、数字化教学融合创新

(1)推进个人学习终端、数字教材、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应用

(2)推进智慧校园、云端学校、数字工坊和数字大学建设,深化AI、伴随式无感知采集教学数据、实时学情动态应用

4、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

(1)构建具有国际领先的数字教育评价体系,制定数字教育国际标准规范

(2)推动优质资源开源开放和共建共享,建设智慧教育国际版

目前我们可以注意到,不管是在民办的高中阶段,还是在民办的大学阶段,我们有很多学校已经走出国门,走到其他国家去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

我们希望在整个新的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指引下,教育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前景。

  • 阅读(3017)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