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映魅咨询在上海举办了「教育转型与升级」主题沙龙。沙龙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数字化出版与内容、券商投资机构等领域的行业领袖和嘉宾,围绕教育转型与升级的赛道与趋势分析、如何做好合规的教育转型产品与服务、如何做好下沉市场的教育服务解读、如何助力教育产品与服务的升级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在此次教育转型与升级沙龙活动邀请了国海传媒教育分析师谭瑞娇作为主持人、海词创始人范剑淼、口袋故事创始人李文华、小象汉字创始人刘良鹏、贝乐机器人CEO依莉莉作为圆桌嘉宾,以“新一代智能科技与教育产品及模式转型的思路探讨”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以下为圆桌交流内容概要:
圆桌讨论:新一代智能科技与教育产品及模式转型的思路探讨
谭瑞峤:感谢主办方映魅咨询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很荣幸和各位大咖探讨新一代智能科技与教育产品及模式转型。先请各位先向听众朋友们做一下自我介绍。
范剑淼:大家好,我是海词创始人范剑淼,辞典行业的从业者,中国第一个在线辞典是我创办的。我意识到互联网成为主要知识查询平台的趋势,因此致力于数字出版,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大约15年前,我们公司决定转型为数字出版商。我们不再只依靠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提供辞典,而是与出版社合作,推出官方版本的辞典,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辞典》等。我们的模式是技术和产品设计与销售运营相结合,由出版社提供学术定义和内容,我们进行内容再创造。辞典的未来可能不再仅限于文字版本,而是向多模态知识库转变。我们是一个审定过的语言知识大集合,也是一个包含详细知识点视频的平台。我们致力于解决辞书语言知识如何适应新一代场景的挑战。目前,我们是中国辞书协会理事单位,也参与辞书方面国家标准委的工作,我们将持续致力于面向新一代市场的辞书工具类产品研发。
李文华:我是口袋故事的创始人,致力于儿童故事领域。创业灵感源于我的生活经验:作为一个忙碌的父亲,我发现给孩子讲好故事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后来,随着适用于儿童的终端设备兴起,我决定创业。起初,我们专注于工程师爸爸,为儿童提供垂直应用市场。随后,我们开发了更专业的儿童听故事内容平台,意外地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中国首款单款APP下载量突破千万的儿童类应用。我们不断整合全球优质儿童内容,从最初的将手机变成故事机到如今的智能终端时代。我们定位为儿童数字成长平台,内容从音频逐步扩展到视频,甚至延伸到漫画。简单地说,我们类似于面向中小学生的B站。B站主要吸引初中生及以上用户,而我们的目标群体年龄更低,因此交流更偏向于模板式,但本质上也是内容社区。随着AI的发展,内容流动更加智能化,例如,我们支持自然语言查询,使用户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所需内容。通过智能音箱,用户可以随时点播口袋故事的内容。未来,内容将无处不在,并具有高度个性化。无论是在景点、博物馆还是智能研学产品中,人工智能的语义理解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导览。我们看到在内容分发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和内容传播。
刘良鹏:大家好,我是小象汉字创始人刘良鹏。我们专注于甲骨文的儿童教育。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象”这个字呢?因为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象形文字,这是我们的初衷。我开始关注儿童启蒙教育是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当我偶然教小学生画甲骨文时,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这个经历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国内的孩子也需要更有趣、更富有意义的汉字教育。于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着手创业,致力于儿童启蒙教育。在2015年,我们推出了第一款产品——甲骨文游戏词卡,随后逐步扩展到绘本和立体书系列。与其他科技相关的产品不同,我们依然坚持传统的纸质出版。纸质书籍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在数字时代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在儿童教育领域,我们认为保护孩子的视力和提供实物体验至关重要。孩子们需要通过触摸来感知世界,而书籍正是能够提供这种触感的载体。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细分领域,探索着如何帮助国内的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热爱母语。我们希望通过小象汉字,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喜爱我们的语言文字。
依莉莉:大家好,我是贝乐机器人编程的负责人依莉莉。我们成立于2012年,是专注于线下机器人编程类培训的全国连锁品牌。尽管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我们仍然坚守初心在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00家分支机构。在2020年,我们完成了首笔融资,投资方为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融资用于通过AI技术打造人工智能课程系统平台,旨在解决线下运营中的各种痛点。与其他素质类培训不同,科技类培训对于教具、课程和交付场景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不断努力解决教师培训、课程迭代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比如最近的AIGC,AI绘画,孩子们和家长对学习AI相关知识的需求也在增加。为了跟上潮流,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课件和内容,这是我们运营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我们采用小班制授课,尽管在家长看来,1对6、8、10的区别并不大,但对我们的营收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在内容和教师培训方面进行了持续优化。目前,我们主要采用品牌线下拓展模式和课程合作,有约400个教学点。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项目,例如建立人工智能研学教育基地,以及在与政府合作的模式下拓展业务。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为更多孩子提供优质的科技类教育。
AIGC给教育行业带来哪些变革?
谭瑞峤:生成式AI概念的流行影响了多个行业,OpenAI的GPT-4模型在语言和科学学习领域有重要应用。请问,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或产品短期和长期将带来何种形态上的影响?对整个行业模式及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面会带来何种变革?
范剑淼:对于辞典行业而言,主要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容的生产和再加工。过去,人工编辑辞典内容非常繁重,需要搜集语料、挑选和比较,而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AIGC等系统自动生成题目,并根据理论指导自动推荐易混淆的地方和容易出错的内容。这种自动化的内容生产过程大大提升了编辑的效率,加快了内容的出版速度。其次是使用的便捷化。人工智能技术使得辞典查询更加便捷,用户可以通过开放式问答方式快速获取想要的词语和解释。现今一些产品已经采用了开放式知识库的形式,用户可以快速输入查询内容,获取准确的结果,而不再需要翻阅大量文本知识库。此外,辞典行业也在适配智能硬件,为厂商提供工具类的语言知识。通过光学输入、语音输入等方式,AIGC等技术为行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开放的答案获取方式,对整个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李文华:对于AIGC这一话题,我认为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讨论。首先是人才方面。未来几年,与绘画相关的工作将有80%到90%由人工智能完成,甚至可能达到95%。文字类工作也会受到AI的影响,虽然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字仍需一段时间。这种变化将对人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某些岗位可能会消失,但也会有新的岗位出现,从而影响就业和教育系统。其次是内容方面。过去,我们主要依赖人类大脑进行文字输入、图像修图等工作。然而,根据马斯克的预测,未来2到3年将会出现AIG,十年后AI的智能将超越地球上所有大脑。这意味着内容生产方面将迎来快速的替代。AI将大幅降低内容创作的成本,并使得以前无法实现的内容成为可能,例如实时生成科普视频等。这将为内容创业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三是内容的传播方式。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是将大脑与所需内容相连接。过去,这种连接主要由人类控制,但如今随着AI技术的发展,内容的分发将变得更加个性化和科学化。AI将会在每个人的最细粒度上进行内容分发,这也将带来巨大的机遇。
刘良鹏:在传统纸质出版业,我所处的行业与人工智能似乎相距甚远。我们经常面对家长的疑问:如何教育孩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只能提供统一标准的教材,而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然而,最近一次与AI团队的交流给了我一些启发。通过AI技术,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甚至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教育。特别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差异很大,如果AI技术能够应用得更好,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辅助工具,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私人教师,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材料。然而,我依然认为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方式。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陪伴。但随着家长时间的有限,如果AI能够模仿父母的语言,可能会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新选择,对于传统出版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另外,我比较保守,尤其在教育领域。我的这种保守态度与我的经历有关。我曾在新疆教书,那里虽然有很多高科技设备,但常常停电,很多高科技产品无法使用。然而,即便只是一张小卡片,老师也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的参与度也很高。我认为教育中的纯朴方式也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科技的运用,确保它服务于善,而不是被技术所束缚。我们对于下一代成长环境缺乏经验,需要谨慎观察,而我就是这样一个谨慎的观察者。
依莉莉:从技术角度看,我对AI持有一定的推崇态度。无论是产业信息化还是信息产业化,甚至新质生产力,都需要科技创新来实现。在我们行业,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过去,制作课程需要大量的漫画、图片、视频,需要多个岗位合作,如脚本撰写、拍摄、设计、校对等。现在,有了生成式AI,我们可以迅速生成所需的课件图片和漫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其次,在科研过程中,比如上海的综评项目、科创项目,需要学生和教练共同完成一个课题。AI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的科创主题,也可以帮助教练更快地形成课题。这种帮助使得教研人员能够在特定主题上形成特色,避免了课程的同质化。另外,我认为AI可能会取代一部分硬件教具。通过AI系统工具包括3D建模等能力,可以构建各种物品、场景,从车辆、飞机再到皇宫,甚至航空母舰等特色课程,这可以替代一些传统的硬件教具。技术的提升带来了这三个方面的改变,但对于我们从事K12教育的从业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应该教孩子什么。过去我们注重培养工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编程让孩子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然而,现在看来,工科思维已经不够了。中国孩子缺乏的是批判性思维和提问能力。ChatGPT的出现可能需要更多地培养孩子的伦理性,逆向思维和提问能力。提问能力对我们教育从业者,特别是在科创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但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技术变革对产品形态的影响
谭瑞峤:近期技术进步涉及多模态技术,如将口袋故事转化为绘本。产品形态在模糊流动中发展,可能从垂类向通用方向演变。创新可能导致产品形态和专业领域的融合,影响用户体验。有关技术对产品形态的前瞻性看法,希望请教李老师和刘老师。
李文华:内容生产和形态正经历着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口袋故事为例,内容生产从以往的繁琐流程变为AI自动化,包括专辑命名、内容剪辑和文字校对,大大降低了成本。其语音配音也由AI取代传统的电影配音演员,成本将被极大地降低。在视频领域,谷歌技术能够捕捉视频中微观的对象,而新兴的视频生成技术使得通过文字反向生成视频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视频内容的生产方式。从音频向视频的部署不仅使得儿童动漫卡通的制作成本降低,也促进了3D和2D动画的生产效率提升。同时,漫画的生产也得到了提速,大量漫画可以通过AI批量生成,这为绘本、漫画、视频等内容形态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传统的录播课程也因AI技术的引入而产生了新的内容形态,学习者可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与AI进行交流和提问,这将带来课程内容的个性化和互动性的提升。另外,AI技术还使得一些无法直接拍摄的内容成为可能,比如深海动物,通过物理模型的生成,以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的拍摄现在可以被简化和优化,这些变化都将深刻地影响着内容行业的未来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容生产和形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这些变化也将为内容创作者和行业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刘良鹏:我想探讨一下内容方面的改变对我们的影响。我之前在制作汉字动画片方面有八九年的工作经历,主要是为外国人制作学习汉字的动画片。这个项目需要一个由20多个人组成的团队,包括研发、编剧、分镜头设计、动画制作以及后期录音等。整个制作过程耗时很长,公司历时七八年,投入资金高达5000万元。然而,有了AI技术之后,这个制作过程的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从技术层面带来的影响。另外,在内容创作方面,我们已经有编辑开始尝试进行图形创作。对于编辑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扮演跨领域的角色,不再完全依赖插画师进行创作,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就可以轻松上手。举例来说,我们对民国时期的课本教材特别感兴趣,但是觉得现在的插图难以再现,这时候是否有可能通过AI技术训练来达到70%或80%的程度?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再由设计师进行适当修改,对我们来说将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即使达不到前人的水准,也可以学习其风格。还有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可以实现一些传统纸质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例如我下周要去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已经了解和研究过甲骨文和地下出土的殷商王朝的景象,但是如何将其呈现给观众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然而,如果能够借助AI技术,降低成本,并结合纸质媒体进行展示,那么就可以实现纸质媒体无法达到的立体效果,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大模型时代下的内容价值和版权维护
谭瑞峤:范老师,海词是专业的数字内容出版商,在技术冲击下专业内容的价值或者商业价值会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另外海外也有一些关于著作权的法律纠纷,我们应该怎么样维持自己在大模型时代的商业位置,维持在产业链里面的地位?
范剑淼:在正版新华字典APP上线之前,市场上充斥着数百款相似的APP,版权保护难题几乎无解。然而,现在情况大不同了,随着APP备案制度的实施,版权保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版权始终是宝贵的资产,特别是在数字出版领域。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致力于将出版内容赋能给品牌厂商。我们为许多知名品牌提供定制内容,比如得力想要的产品,但缺少合适的内容。我们从各个出版社获取授权,将内容加工成软件,最终转化为硬件产品。品牌厂商能够快速获得权威内容,对于他们的品牌营销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数字时代也带来了全新的版权销售模式,从以前的一揽子销售转变为一份一份的数字拷贝销售。其次,我们为出版社提供内容的出版工具。我们开发了一套出版引擎,支持各种平台的同步发行,帮助出版社管理数字内容和销售情况。未来,随着版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将继续为出版业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其实现版权保护和销售的更好管理。
科创教育赛道未来的市场潜力
谭瑞峤:依老师,您认为目前的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的鼓励是否会加剧科创教育赛道的竞争?您认为科创教育未来增长潜力如何?
依莉莉:虽然双减政策和疫情对我们的线下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是对科技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每天都有好消息传来。政策的放开和规范为我们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尽管竞争激烈,但我们有信心应对挑战。政策的调整也让部分空出时间的孩子选择参加编程和学科积累课程,这将带来营收的增长。但是我们依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如何提高交付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家长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希望我们不仅能够教授孩子相关知识,还能提供更多与科技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因此,我们增加了新产品如日研学、3日研学和冬夏令营,以满足需求。除了关注营收外,我们也致力于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客户对我们的黏性。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并提供检验和拓展的机会。总的来说,科技教育行业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因为它与国家发展方向是相匹配的。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强师资力量、内容研发、营销和交付环节。
教育转型与升级的作用
谭瑞峤:请各位老师用一句话给在座听众分享一下您觉得科技对于教育转型与升级可以起到的作用做一个概括。
依莉莉:我认为教育需要更多感情投入,科技可辅助提升效果,但并非主要。
刘良鹏:科技在生产中提升效率,但需谨慎使用,尤其对于原创,思路至关重要。
李文华:建议三条:多观察变化;拥抱变革,善用技术;降低成本,求得生存。
范剑淼:关键词:有用和好用。内容需准确可信,工具需简单易用。未来培训机构或许都应以定制设备形式提供知识内容,使学习更便捷。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