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学沙盘《六点穿透,中小机构这样攻克教学质量难题(上)》一讲中,针对张校校区后台教学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首先确立了“目标感、激励感、压迫感”三种教学情感的主导位置,后引导出“六点穿透”的教学概念,就“课堂目标模糊”、“课堂压力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三个实际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继续分享“六点穿透”的后三点——即对应三种情感的处理,6个教学进阶具体问题的下半部分。
【观点提炼】
问题4:课堂节奏不稳
即便是经验丰富、控制力极强的成熟教师授课,在学生学习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课堂节奏的稳定性问题也非常容易被人为放大。
其主要表现为每当主讲教师进行提问时,班级中个别成绩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员快速做出解答,继而使得教师的授课节奏陡然加快,进一步导致其他学员主动又或被动地停止了思考。
在这样的课堂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尖子生如鱼得水、普通学员却没有受到关注,
试问校长,自己在听课过程中,课堂伊始,是否学员状态普遍积极,随着课程展开,课堂节奏有明显加速,半小时左右,教室最后一排已经有学员在默默地“闭目养神”...
长此以往,以普通水平为主体的大多数学员一定不会选择继续在机构就读学习。
解决方案:
大部分受困于该问题的教师,都存有担心尖子生学习进度与学习体验的想法。确实,兼顾优劣两端的整体进度与学习质量是教师作为课堂主控的天然责任,但对于优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私下约定的形式,引导其通过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并要求其先对答案做好检查,也给同学留出思考时间,借助对优质学员的管理实现课堂节奏的深度掌控。
假如班级间两级分化过于严重,则可以赋予班级尖子更多责任,借由激励和表扬,营造优越感,进而鼓励优秀者在课间、课下主动帮助对知识理解产生问题的其他学员,更甚者则应考虑是否予以重新分班。
问题5:课堂氛围不活跃
新东方早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教师团队“人均段子手”优秀教学素养。虽然对于中小机构而言,中小机构教师成长为偶像需要较长的过程,但在最初教学阶段,其也至少应做到使得课堂迅速具备吸引力。
该种情况要求主讲教师在课堂中更加关注课堂氛围,着力将自己的课堂变得轻松有趣。
少部分教师能够为课堂预留设计“气氛激活开关”的余地,以期寰转由于课堂氛围过于枯燥而偶发地学员注意力不集中现象,但其在“甩包袱”时毫无自信、毫无激情,预留的反应时间不足,也并不能真正切合学院的兴趣点,令人倍觉尴尬。
解决方案:
任何包袱和“气氛调节开关”都是备课时需要写进教案的内容。所谓的临场发挥,在没有经过大量的尝试以前,都是不可靠的。
表述一段笑料前一定要注意进行空堂练习——在教室中请同事配合,甚至面对空教室进行演练。
假若不善幽默,那么穿插几个故事、些许政策解读、几句吐槽,比如今年的高考改革多么“变态”,学员又应该如何巧妙应对;自己当年背单词的痛苦;往年这个课堂上的趣事。
对于故事本身,也仍然要强调对心态、动作、语言细节的刻画,用真实感引发关注。
问题6:过分聚焦
与【问题4】相似,过分聚焦也指教师在答题、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关注度分配不均问题。
很多老师容在执行针对知识点与习题的点名动作时,过多地将机会给予积极举手的学员;而对于不太积极者,关注则相对较少。
以编者授课时的真实案例说明,在某次提问一些列相关语法点时,学员A的状态正佳。此时作为教师,编者已经无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A身上,鼓励其回答了更多问题。而课后,其他学员直接找到了编者,要求老师回应自己对于该题目的不同见解…
解决方案:
应对该情况的最好方法,首先是将准备做在平时。
平时正常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主动记录并了解学员的知识强点与知识弱点,进而在备课时完成对不同问题的分配计划。对于vip与小班课,务求该类信息的详尽整合;而大班课则要选择重点目标,集中对课堂中容易走神、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分配问题。
其次,利用好分组手段。绑定课堂中的活跃者与不活跃者,使得活跃者的发言成为主讲转向对不活跃者提问的切入点。
最后,教师也要在心中埋下主动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对于该种情况的处理必须维持好课堂关注度的平衡分配。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