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场景】
1.青岛某教培机构,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暑期大班课,以“班课+寄宿”为产品内核,主打初、高中知识辅导。
2.机构校区仅有一家,其主打的暑期课学生报名人数规模最高可达8个班300人左右,但由于班课利润低,机构已经开办了“一对一”、“一对七”、“十人小班课”三个精品班型。
3.诊断课是机构精品班型的重要引流渠道之一,利用该种方式,三类精品班无论机构内部与外部的转化效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专门诊断课的构想,源自于该机构一次成功的引流公开课,家长在对机构教学质量有了清晰的认知后,已经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报名欲望,课后都纷纷拿出准备好的试卷、错题本请求老师对孩子现阶段的学情做出指导。
该现象背后,实际是家长主动向机构提供了探索孩子学情的通道。在认识到这一层面后,学校校长迅速萌生了开设机构教师主讲的“专门诊断课”进而全面打通内部与外部资源向“精品班”渗透的路径。而此时,摆在这位校长面前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断课打法,即如何做好“专门诊断课开发”。
【沙盘解读】
学员做对了一题,是否真正掌握了该知识点;又或者做错一题,究竟是何种缘故,教师在浅表面其实较难判断。专门诊断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孩子学习的情况,发现其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培机构设置诊断课,本质上就是是通过直接交互,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更好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工作,是任何一家强调“个性化”教学的机构都应该重视的前期环节,但当下教培行业的销售指向过强,诊断课反而被无限简化为浅显的“小测试”、“小模拟”,其主导者在大多数时间里由任课教师变成了课程顾问,而其内涵也由分析问题演化为盘点报名课时。
该种所谓“诊断”的目的是利用数字游戏完成销售任务,而非展现专业知识,分解学员问题进行转化,也完全不能达成“全面打通内部与外部资源向“精品班”渗透的路径”这一招生模型化的设想。
所以对于该沙盘中的特定机构,在该目标框架下的“专门诊断课”必然带有专业性极强、质量高、参与性强、收获感强的标签,正如同校长邦特约讲师,优能中学项目负责人,新东方首席产品架构师樊浪老师提出的“公开课内容系统化”思路,诊断课也需要有完整的逻辑链条作为支持,基本思路应当是“完成一套学科思维检测题-听一堂针对讲解-收获一份诊断的报告”因此,研发该种专门诊断课时,也须依照以下四点基调:
1.指向是学员成长
2.深层逻辑是挖掘问题
3.一对一服务、名额限定、流程固化
4.结果一定反馈
【观点提炼】
参照以上四点,专门诊断课的系统化研发也应当从四个角度开展:
01
参与人员构成
从专门诊断课的目标“学员成长”出发,机构应当借鉴“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家长参与、销售配合”的基本理念,确定“教师+学员+家长+课程顾问”四端口参与的基本配置。
在这一框架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负责综合各种材料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学生则是课堂的焦点,所有的分析一定将基于学生成绩进步推进;家长则亲自作为见证者、监督员对课堂质量做监管;而销售人员的职责将类似与放大器,在诊断课完成后将课程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最大化。
02
问题分析办法
专门诊断课的核心是“诊断”,是一个深层问题的具象化与串联。在教研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问题载体,教研重点都应当放在“单一知识点-知识系统-难度评估-错因-连锁反应-家长情绪调动-解决方案设计”这一逻辑上,填充每一部分的内容。
其中,“单一知识点”与“知识系统”要求教师转化映像问题为单知识点与整体知识模块;“连锁反应”则应联系“错因”,很好地在宏观的知识链条中解释某个知识点缺失的直接与间接后果。
而对于“家长情绪调动”这一重点,教师可以通过让家长记笔记、引导让家长参与关键沟通、不断学员各方面学习状态、话术表扬家长付出、安排家校一对一时间等等隐蔽方式,更有效地实现。
04
规则与流程
专门诊断课兼有专业要求和销售目的,具备一定特殊性,所以,其相应规则与流程的研发也应切实体现出该种差异。这意味着,教师团队满足专业需求的前提下,营销和销售团队也要更多地参与流程与规则研发的工作,将全面的一线经验进行结合。
机构可以将规则与流程研发阶段的核心内容视为满足专门诊断课对“营销、教学、销售”三个维度的基本需求。
(一)营销维度:
1.名额的运作空间:一对一服务的名额须有限制。
2.社群的导流通道:能够以社群或其他留存形式,对客户信息做储备。
3.参与门槛:报名成功后的推广宣传、课程结束后的客户见证。
4.短时间定期激活开关:后有利销售伙伴持续触达客户的激活措施。
(二)教学维度:
1.材料提前整合:教师需尽可能早的收到学员学情材料。
2.学员与家长及时到位:确保及时参与课程的保险机制与递补机制。
3.家长的高度参与
(三)销售维度:
销售切入点:主要为销售团队进行销售动作时切入点的预先设计,保证后续销售顺利进行。
机构在根据自身情况做该方面研发的过程中,务必要在需求之间建立“双行线”,使得不同维度需求的解决,在规则与流程中处于任务明确、分工清晰、动作关联的状态。
角度四:反馈机制
在专门诊断课的课上内容结束后,教师与顾问两团队须配套有两个层次的反馈环节。
1.教师反馈。教师反馈体首先体现为个性化的报告文件,即诊断报告。诊断报告当中,至少包涵教师对学员的概况分析、优劣解读、发展计划和短周期安排;其次是为期一周到两周的持续学情追踪,进一步判定结论真实性,动态化调整初级诊断,精准适应学生的真实学情。
2.顾问反馈。此环节指销售持续跟进的销售动作的流程与逻辑递进。也是完成专门诊断课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