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育界网 > 办学必修 >正文

校外培训机构如何理解教学标准化的意义

办学必修
作者:校长邦原创 发布时间:2024-01-17

学而思对标准化教研建设的重视,无疑可以排在全国教培行业的最前部,也称得上教研标准化思考的先行者。

事实上,大部分教培行业的校长和教研负责人都已经意识到教研标准化的作用,但因质疑其投入产出比,而很少动用人力物力来启动自己的特色体系;反观学而思,则确实在标准化教研的红利中稳步发展、裂变。那么,这种“标准”到底有怎样的能量呢?

01

切实降低内培成本

学而思新教师入职后,部门会根据不同科目统一发放一套成体系的习题,教师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可以依据部门教研团队的思路架构课程模型、梳理课程知识点,同时对教研思路产生认同感。

多数教培机构的新人培训时间长、资源占用多,最后效果奇差,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培训材料少且不系统,新人无法根据现有的内容快速融入机构的授课体系和进度。

(二)教条刻板,理论多、实践少、听课多、复盘少,培训动辄上升到教育心理、消费心理,作业必有听课记录、收获感悟。完训以后,新教师依旧不会上课、不能独立设计课程环节。

而标准教研体系下的教师培训,则只需要让新教师明确如何利用好教研标准化体系来选课题、选知识点、选教法,配合最终统一的检验标准,大大缩短培训时间、降低培训成本,同时真正实现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提升。

02

明显提升最低教学水平

不同于近乎无人发声的集体备课模式,标准化教研体系下的学而思教研由业务骨干作为教研专员,领导团队进行例行串课,根据总部研发团队定义的优质课模板,结合自身的授课经验,实现高品质课堂由上到下的传递,有效为各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优秀者以模板为纲进行再创作,为课程打上自己的印记;反之,平庸者也能直接加以利用,实现相当的课堂效果。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最终决定机构教学力上限的,一定是教师团队中的最低教学水平,而标准化教研最强势的表现也直观体现在优化教学短板的成绩上。在经过不断学习后,即使是续班一直不理想的任课教师,也会在持续的模板化授课中总结自己的亮点与不足,获得成长,即有效保证了机构教学的下限始终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准。

03

真正防止师资流动

学而思例行由骨干教师带领串课,教学讲义由总部统一编写,课堂全部采用ICS教学系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在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感受到工作强度不断减弱,匹配现有的薪资待遇,少有人会选择离开。即使部分人选择跳槽,也会因为离开了完备的教研体系而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克服新的挑战,从而持续给各位在职教师一种“离开=落后”的强烈压力。

所以,学而思专职教师的离职率在业界是极低的,这种对标准化教研系统和ICS的“依赖感”有效维持了其师资相对缓慢地流动水平。

04

有效控制学员损失

教培机构的学员流失、排除自身教学质量低、教学环境差等客观问题,教师的流动也是学员流失的重要原因。

标准化教研对控制学员流失的发力点,其一在于,高效地降低了自身教师的流动速度。

其二在于,标准化教研系统下各教学点、同类教学班的内容质量、知识点、课程进度总体上持平。该体系下,学生对机构的粘性介质则开始由教师替代为课程体系,学生转化成本无限接近于零,因为学生的认可对象大概率并非教师,而是学校的课程,自然也减少了教师流动引发的学生流失。

  • 阅读(15353)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 后评论
登录教育界网
用户注册
重置密码
登录
忘记密码 创建帐户
获取验证码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获取验证码
确认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提示用户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