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构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许多校长经常“没事找事”——即看到下属没什么事情做就感觉不舒服,随机的给下属安排工作,或者说,在下属向管理层汇报完工作后,就汇报内容开始“习惯性批判”以填补所谓的工作量并追求所谓的“保持工作状态”。
这种“没事找事”,其实,大多与过程控制无关,往往是随机性的,而其结果也经常令人啼笑皆非,员工的实际工作量被放大了不说,在一片“哀嚎声”中,工作成果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作为一名成熟的校区管理者,应该对这种“没事找事”的管理行为进行反思,并慎行之。
【典型校区案例】
坐标某南方某二线城市体量300万以下的中小教培机构。
“现在,李老师,你来对咱们分校的账目余额的核对进行监督,确保我们机构的市场预算不超标。当你看到这一栏超过2万,那一栏超过5000或者当这两部分相加超过这个数的时候…”王校开始了对员工的工作指导。
大约3个多小时后,王校向李老师解释完了收支平衡表中的每一栏,并深情并茂地为她讲解了每一栏的评估标准与衡量准则,她需要找出什么,或者在某一栏容易忽略掉什么,以及谁将用到这条数字信息,推导出某个数字要用哪个公式,等等…
但事实上,他真正需要对李老师说是:“在每月的财务报告出来后,汇总出这几个项目栏的总额之后,向我报告数据是否超标了。”
【案例分析】
1.过度指点,导致员工无所适从
太多的细节铺陈会掩盖真正的工作重点。当李老师离开校长室后,她是否还能准确判断,她是应该核查全部的系统账目表,还是应该仅仅关注与她个人绩效挂钩的开支项目数据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你越是清晰地告诉她该怎么做,越是会让她倍感茫然,因为她已经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工作了。
2. 过度溺爱,导致员工不思进取
你只是自以为将你的经验传授给了他, 他就会完全按照你的预设路线去做,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只是个单纯的执行者,去践行那些被你验证过的经验罢了。在往后工作过程中一旦遇到什么挫折,他只会第一时间想到你,而不会想办法自己去处理,这样的员工容错率太低。
3.过度要求,导致员工能力受限
设框过细,彻底扼杀员工对工作内容的想象空间,他们本是一群拥有无限活力,有想法,有能力的青年教师,现在却被你所谓的帮助所束缚,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潜力。对校长而言,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亦是被自己亲手摧毁,与其抱怨自己整天在忙,不如反思这还是你想要的团队吗?除非你有三头六臂,不然你的教培之路注定寸步难行。
4.过度参与,加大了校长的工作量
案例中的王校,因为一件小事给自己疯狂加戏,无形中给自己加大了管理成本,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交代”上,看似体现了自己的领导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实际上是暴露了自己管理经验不足的事实,殊不知,他的其它待办事项可能因此而无法顺利进行,直接导致审批流程延长,间接影响团队整体效能。
【方法】
01
提供平台,给合适的人才提供合适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优势。
“好未来”的教育产品开发效率非常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给到项目小组充分的开发资源,包括资金、人员、工具等。原因很简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校长管理机构,不是做官,而是做事。身为机构的第一负责人,必须给下属创造一个相对宽松、信任并能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强有力支持的工作环境。你的工作是为最优秀的员工提供最广阔的机会,同时做最合理的资源分配,这就是优秀校长的唯一标准。传达机构价值,分配资源,然后给年轻人让道。限时间,给资源,培精英,树典型。
02
用结果说话,成果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
提需求,给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拼搏。至于孰优孰劣,为什么优,为什么劣,过程中自然能看得一清二楚。比如,当下许多主流互联网教育公司采用的弹性工作制,不需要去安排员工上、下午的工作计划,对于特定的任务,甚至是教研,只给一个特定的完成期限,至于具体过程就交给员工自己安排,最终以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
机构只有给到老师们足够的空间,老师们才会投桃报李,以如此大环境为前提,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把过程交给下属,用结果丈量人才,是信任也是智慧。
【结尾】
许多管理者习惯于相信自己,不放心下属,经常不礼貌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这可能是所有拙劣管理者者的通病。问题是,这个病会形成一个怪圈:校长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老师们,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把最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时间长了,机构就会得“弱智病”。
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金句;“我们要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去监控行为。”为了进入这种状态,校长们应该管好“起点”与“终点”这两个节点,“起点”是指解决“做什么”和“谁来做”的问题,“终点”指的是界定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
当代校长清晰地描绘出机构的未来,聚焦阶段性战略路线,把“做什么”这个问题想清楚,并透彻地传递给老师们,给大家指出明朗的前行方向。
教育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