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是在“网络社区营销”及“社会化媒体营销”基础上演变出的、用户联系及交流更为紧密的营销方式。 其客户群体的基本单位——网络社群约出现于2006年前后,受WEB2.0的发展影响及社交网络的成熟而流行。
伴随着互联网特质从“物以类聚”进化为“人以群分”的更深度交互,社群的力量不断被放大,而其轨迹也无可避免的堕入衰变周期。
教培行业同社群的密切合作起始于其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基本模式为微信公众号引流,导向微信或QQ群。短暂收货红利后,社群影响力开始锐减,“用户新鲜感退却、社群活力减弱、运营变现遇冷、管理维护更加困难”为代表的四个现象不断推动社群走入瓶颈期,教培机构的社群营销活动也出现了停滞……
【典型案例】
机构坐标山东,体量200万左右,一家分校校区,学科教育赛道,业务主要为全科目小班一对一、一对六教学
王校长2016年下半年开始,运营自己校区的公众号。起初做课程表与活动公告的发布,用户仅有校区部分学员的家长。
后来微信流行,王校意识到,公众号平台是将机构推向社会的绝佳平台,便安排下属整理了机构开发的材料、课纲,以及许多政策性资讯、教育前沿报道,结合机构的文化、产品做宣发,配合线下渠道对公众号的推广,聚合起了一定的流量。
家长们最初对待公众号的态度非常认真,经常在微信上询问王校各种各样有关学习的问题,王校为20个左右最积极的家长建立起了一个交流群,大家主动地讨论孩子的学习状况、反映问题,群内氛围十分活跃。家长们还主动把群内的很多交流成果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亲戚,将他们带到群里。很快,交流群达到了50人,这时的王校发现自己多了30个潜在客户,而且在向这些家长推销自己课程时,成功率非常可观。
自此,尝到甜头的王校通过线上、线下持续引流,将群成员扩充到450余人,随着人数不断增加,早期的50人在群里越来越沉默、以往收效良好的群内广告投放,也不再能引发讨论,就在王校希望再利用微信群再转化一批生源的时候,他发现“家长交流大群”已经像“死掉”一般,沉寂了好久。
王校长发现该问题后马上采取各种行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策划活动、又安排水军调动气氛,每天晚间在群里带动气氛,可一直不见起色。两个月后,王校身心俱疲,只得放弃了社群渠道。
【问题分析】社群活跃度真的那么重要?
王校长对社群的活跃度有着执着的追求,在其理想规划中,线上社群打破了空间界限,理应是大家对孩子学习发表看法、进行讨论的“热土”,加之机构从中引导,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进行成交,也正因此,在其机构社群失去活力后,王校比任何人都着急。
社群活跃度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其实,王校走入了一个非常隐蔽的误区。
以社群起家的“秋叶PPT”曾经策划过群内分享、群内成员自发分享。该尝试两个月即宣告夭折。群内每个成员都经历了从积极、认可,继而认识到“听一百场分享,自己还是没有改变。”并因为该原因失去了长期坚持的动力,大量群成员不再参与,群也就“死了”。
这也是现在很多微信群的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如同“秋叶”,想把微信做好,在运营过程中努力积累用户,经由各种活动和其他形式,让用户收获知识。其发觉“如果要保持社群的高活跃度,就必须适当控制社群规模,而群规模太小又难以取得足够的商业回报。”
所以在微信群遍地都是的时期,“秋叶PPT”团队是相对冷静的,对激发社群活跃度这件事始终保持了克制。
校长邦特约讲师,绩优校长招生特训营线上营销板块主讲、这样学创始人夏庆老师也曾在其课程《靠谱哥微信两亿营收揭秘》中指出“社群为什么一定要保持活跃度?当下社群的思路应当是产品纽带,最终的导向个人微信。”
事实上,通过线上活动的方式来维持群活跃度,都仅仅是做了“表面文章”,最佳方法应该是改变群定位,建立“产品型社群”——即将产品卖给潜在用户,针对付费用户建群,使得群和付费者产生多维连接,以便提供后续服务,促成二次购买的。
从此视角切入,社群焦点变成了服务满意度,而非活跃度。活跃度高,运营成本则高,该种方式一定是难以持续的。针对有限的服务周期,以二次销售为目标,保证社群特定时间段的活跃,从而优化社群的服务满意度,才是更加有效、精准的社群运营。
【方法】建立优秀的“产品型社群”
优秀的产品型社群,除重置的定位外,还具有四大构成特质:
01
更关注“同好”
“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
社群必须先有明确的“同好”。社群组织者、社群成员必须明确社群在做什么。如果某进群者询问:“这个群是干嘛的?”那么这个群的同好定位就已经出了问题。
02
更看重“结构”
社群的结构决定了社群的存活。
很多社群变成“死群”,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社群结构的细密规划,该层次涵盖了“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管理规范”,是社群活性的根本支撑。
(1)组成成员:以同好为“种子”,形成金字塔配置。最初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
(2)交流平台:多点开花,微信之外,针对不同活动需求,有对应的活动平台。
(3)加入原则:设有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保证质量,也使加入者更加珍惜社群。
(4)管理规范:设立管理员,不断完善群规,人数的增长必然要求有效的管理,否则大量广告与灌水会让大多数人选择屏蔽。
03
略减少“运营”
社群运营影响社群的寿命。
无运营的社群生命周期必然短暂,而产品型社群运营则只着眼建立“四通感”。
(1)仪式感,如加入社群要通过申请、介绍。入群要明确群规、行为接受奖惩,以明确的章程保证社群规范。
(2)参与感,有组织,有目的进行讨论、分享;主动制造主题,以此保证群内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
(3)组织感,群内分配相应职能,团体协作、执行,保证社群战斗力。
(4)归属感,主动引导线上线下的各种互助、活动,保证社群凝聚力。
04
有选择“输出”
社群输出决定了社群的价值。
输出精品、有价值的内容是考验社群生命力的关键指标。
所有的社群在成立的一个阶段内一定具有相当的活跃度,但若不能输出真正的价值,群活跃度仍然将缓缓走低,渐渐沦为广告群。
优质产品型社群一定要能向群成员提供稳定的服务。比如罗振宇坚持每天一条语音、大熊坚持定期干货分享、秋叶的动手实践、某些行业群定期可以接单。
05
把握好“规模”
规模是社群的生命线。
正如好的俱乐部很难扩大,圈子之间比的是能量,而不是规模,只有没有能量的人更喜欢抱团取暖。
社群不应急于贪大求全,在运营中放缓增量,限定更严格的入群条件以提升群的聚合能量,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谨记只有社群成员商业能量大,机构的变现空间才会更为广阔。
教育界网